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民间故事选刊是国家级期刊吗 > 第43章 墓中蛇(第1页)

第43章 墓中蛇(第1页)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江南一个名叫青柳村的小村庄里,住着一户姓张的人家。张家当家的早逝,留下妻子王氏和五个儿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才三岁。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王氏还收养了一个十岁的童养媳小翠,帮着照看孩子。

娘,我饿。老五扯着王氏的补丁摞补丁的衣角,眼巴巴地望着灶台。灶上煮着一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野菜粥,那是全家七口人一天的饭食。

王氏摸了摸老五的头,把锅里最稠的一勺舀进他碗里。吃吧,吃完跟哥哥们去地里捡麦穗。

张家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五兄弟常年赤脚,冬天也只能穿单衣。但王氏硬是靠着一双手,起早贪黑地劳作,把六个孩子拉扯大。她常对孩子们说:人穷志不短,只要兄弟齐心,黄土也能变成金。

七十年代初,王氏终于走完了她艰辛的一生。临终前,她把五兄弟叫到床前,气若游丝却字字清晰:我死后,要和你们父亲葬在一起。那地方风水好,能保佑你们子孙兴旺。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动我们的坟。

五兄弟含泪应下。王氏与丈夫合葬在村后山坡上,那里背靠青山,面朝溪流,是村里公认的风水宝地。

说来也怪,自王氏下葬后,张家果然开始转运。老大在镇上开了间杂货铺,老二学了木匠手艺远近闻名,老三参军转业后当了公社干部,老四头脑灵活做起了小买卖,老五则考上了县里的师范学校。

到了九十年代,张家的第三代更是人才辈出,有当医生的、做教师的、开工厂的,遍布各行各业。每逢春节,五兄弟带着子孙回村祭祖,浩浩荡荡几十口人,让村里人羡慕不已。

张家祖坟冒青烟了!村中老人常这样感叹。

时间来到2010年,张家的第四代大多已在城市安家立业。清明前夕,家族微信群里热闹非凡。

今年清明谁回村扫墓?老大的孙子张明在群里问。

我公司项目紧,可能回不去了。老三的外孙女李婷回复。

祖坟那地方太偏了,上次去差点摔下山。老四的儿媳抱怨道,杂草长得比人高,路都看不清。

群里七嘴八舌,最终达成共识:把祖坟迁到县里的公墓去,方便后代祭扫。

这个决定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村中八十多岁的赵大爷拄着拐杖找到老五:动祖坟是大忌啊!你们家能有今天,全靠那风水宝地保佑!

老五笑着摇头:赵叔,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些?公墓环境好,又有专人管理,多方便。

赵大爷急得直跺脚:你娘临终前没嘱咐过你们吗?那坟动不得!

老五不以为然,和其他兄弟一商量,还是决定迁坟。他们特意请了县里有名的风水先生,选了个黄道吉日。

迁坟那天,阳光出奇地好。张家子孙二十多人,加上帮忙的村民和风水先生,浩浩荡荡上了山。老五拿着铁锹,率先挖开了坟头土。

奇怪,挖到一半,老五停下动作,怎么这么凉?

确实,越往下挖,越能感觉到一股阴冷的气息从坟中渗出,与春日的暖阳形成鲜明对比。帮忙的村民都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

当棺材完全暴露在阳光下时,众人惊讶地发现:父亲的棺材已经腐朽不堪,而母亲的棺材却像新的一样,漆面光亮如初。

这。。。这不科学啊!老三的孙子推了推眼镜,都埋了四十多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