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民间故事选刊是国家级期刊吗 > 第64章 善报(第1页)

第64章 善报(第1页)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周老汉和他儿子周铁柱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周老汉五十出头,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沟壑,一双粗糙的大手见证了他与土地打交道的半辈子。铁柱二十出头,继承了父亲的方正脸盘和敦实身板,干起活来一个顶俩。

那年春天,生产队分配他们去开垦村东头那片荒地。那片地石头多,土质硬,村里没人愿意去,队长一说,周老汉就应了下来。

爹,这地硬得跟铁板似的,咱俩得干到啥时候去?铁柱擦了把汗,锄头砸在石头上迸出火星。

周老汉吐了口唾沫在手心,搓了搓:慢慢来,地不哄人,你出多少力,它就给你多少粮。

第三天头上,铁柱的锄头突然的一声,像是碰到了什么金属物件。父子俩蹲下身,用手扒拉开泥土,发现是个已经腐烂的木盒子,里面隐约有东西闪着光。

爹,这是啥?铁柱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掏出来。

阳光下,一枚青铜印章和一堆金银首饰熠熠生辉。那印章约莫寸许见方,顶上雕着个精致的兽钮,底下刻着四个古字。首饰中有金簪、银钗、玉镯,做工精细,虽埋土多年却依然光彩夺目。

周老汉的手有些发抖:这。。。这怕是古时候的东西。

咱发财了!铁柱眼睛发亮,这要是卖了,能换多少粮食啊!

周老汉却皱起眉头:先别声张,这东西来路不明,咱得弄清楚了再说。

回到家,周老汉翻出张旧报纸,蘸了印泥把印章盖在上面。第二天一早,他揣着这张纸走了十几里山路,到县城找他那在供销社当会计的表弟。

表哥,这。。。这可是司马昭印表弟推了推眼镜,声音都变了调,司马昭是三国时候的人,这要是真的,可就是文物了!

周老汉懵懂地点头:那该咋办?

得上报啊!国家有规定,地下挖出来的文物都得归国家。表弟激动地说,我这就带你去文化馆!

三天后,县文物局来了两个人,开着辆绿色吉普车,直接到了周家。村里人都围过来看热闹,指指点点。

老周,听说你挖到宝贝了?队长挤进人群问道。

周老汉点点头,从床底下抱出那个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阳光下,那些首饰金光闪闪,晃得人眼花。

都在这里了,我们一点没动。周老汉老实巴交地说。

文物局的人眼睛都直了,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那枚印章,小声嘀咕着之类的词。他们给周家父子开了张收据,又发了个印着红字的奖状,上面写着保护国家文物先进个人。

临走时,那个戴眼镜的干部握着周老汉的手说:老同志,感谢你们啊!这批文物对研究魏晋时期的历史有重大价值,特别是这枚司马昭的私印,填补了我们馆的空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