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锦衣之下公主抱 > 第6章 陪读初命?凸透镜下的宫城暗涌(第2页)

第6章 陪读初命?凸透镜下的宫城暗涌(第2页)

“烈酒擦伤口?”朱厚照皱眉,“不怕疼?”

“疼一时,防感染。”陆砚昭从袖中取出一小瓶粉末,“此乃‘金疮药’,臣自制的,撒上可加速愈合。”实则是他按现代药理配比的三七、血竭粉末。

冷敷片刻,朱厚照手腕的肿胀果然消退。他盯着陆砚昭:“你这人……到底藏了多少本事?”

“不过是些土方子。”陆砚昭收拾药瓶,“殿下可知,方才您摔的假山,石缝里长了青苔,冬日结冰后极滑。臣建议在石面凿刻防滑纹,如同鞋底的纹路。”他用树枝在地上画出防滑槽,“再在园路铺防滑青砖,砖面刻‘人’字形槽。”

朱厚照眼睛发亮:“好!就按你说的办!对了,你那《守卫考成簿》,孤看甚好,明日就发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弘治十年?冬?东宫?文渊阁

暮色漫过宫墙时,陆砚昭在文渊阁整理典籍,见朱厚照抱着一堆杂记闯进来,龙袍上还沾着草屑。

“砚昭你看!”他摊开一本《天工开物》,“这里说‘火药乃焰硝、硫磺、炭屑’,你说的‘杠杆原理’是不是也能用在这上面?”

陆砚昭接过书,翻到“火药”篇:“殿下明察。若制‘震天雷’,可用杠杆抛射,威力更大。”他取出陶制模型,“臣已让内官监烧制了样品,只待殿下试爆。”

朱厚照搓手:“走!去西苑!”

行至月华门,陆砚昭突然停步。墙角的铜缸里,积水面浮着一层油膜,缸沿有烟熏痕迹——这是防火用的太平缸,却被人动了手脚。“殿下,”他指着缸底,“太平缸该装清水,为何有油?”

朱厚照俯身看:“好像是灯油……”

陆砚昭用银簪蘸油点燃,火焰呈蓝色:“是煤油,燃点低,若有人趁夜纵火,泼油点火,后果不堪设想。”他环顾四周,宫墙上的更道狭窄,守卫巡逻不便,“臣请殿下下旨,太平缸每日换水,更道拓宽三尺,增设防火警钟,每坊一座,以铜钟为号,东三钟、西五钟,各司其职。”

朱厚照脸色凝重:“有人想纵火?”

“未知敌踪,先固己防。”陆砚昭想起父亲陆崇渊的叮嘱,“臣还需一份东宫舆图,标注所有水井、更道、角门,以便绘制‘安防图’。”

弘治十年?冬?东宫?暖阁

掌灯时分,陆砚昭在暖阁铺开舆图,用朱砂笔圈出隐患点。朱厚照趴在一旁,看他标注“角门换班盲区”“更道狭窄处”“太平缸位置”。

“这里,”陆砚昭指着御花园的井亭,“可设‘望火楼’,高两丈,派专人了望,发现火情敲钟示警。”他画出楼体结构,“楼顶用琉璃瓦,反光可示方位。”

“妙!”朱厚照拍案,“孤让工部立刻建!对了,你说的‘震天雷’何时能试?”

“明日午时,在西苑空场。”陆砚昭收起画笔,“不过臣有个请求,试爆时,只带王府护卫,莫让东厂的人靠近。”

朱厚照一愣,随即点头:“你是说……刘瑾?”他压低声音,“那老奴最近总盯着你,说你‘妖言惑众’。”

“臣行得正坐得端。”陆砚昭望着窗外,东厂方向的宫墙在夜色中如墨,“只是‘震天雷’威力大,若被别有用心的人学去,恐生祸端。”他想起父亲密信中“刘瑾已注意陆氏”的警示,握紧了手中的狼毫,“殿下放心,臣会用这‘震天雷’,为东宫筑起第一道屏障。”

朱厚照看着他眼中的光,突然笑道:“好!孤信你!明日试爆,孤要亲自点火!”

夜风穿过窗棂,吹得舆图沙沙作响。陆砚昭看着图上的朱砂标记,仿佛看到未来的战场。从凸透镜聚光到安防舆图,他正用现代智慧,在古老的宫城里,为未来的帝王铺就一条布满机关却又固若金汤的成长之路。而袖中那瓶苏木水,在烛火下泛着微红,如同他即将揭开的宫城暗涌,正等待着第一滴血迹的降临。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