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匠连忙补充:“国公,这还只是基础速度,若在平坦路面,速度还能再快一成;侧斗载两人或架设轻机枪后,速度虽会略有下降,但仍比骑马快两倍多。目前军工总院的生产线已调试完毕,每日可生产约50辆,若朝廷批准量产,不出半月便能形成规模。”
陆砚昭闻言,心中一动——九边目前正需加强侦察能力,若能将摩托车调运至前线,定能应对瓦剌部的袭扰。他当即对身旁的侍从道:“立刻去内阁,请徐阁老来军工总院,就边三轮摩托车量产之事,需与他商议。”
半个时辰后,徐阶匆匆赶到军工总院。当看到校场上的摩托车,又听闻其性能后,也十分惊讶:“此等利器若能量产,不仅能提升九边侦察效率,未来南方剿匪、沿海巡逻也能派上用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陆砚昭拉着徐阶,走到摩托车旁,指着侧斗的机枪架道:“徐阁老你看,侧斗处可架设轻机枪,战时既能快速突袭,也能掩护步兵推进。目前九边局势紧张,脱脱不花部虽未进攻,但侦察需求迫切,我建议:即刻批准边三轮摩托车量产,优先将四日的产量——也就是200辆,调运至九边,分配给大同、宣府、延绥三镇,每镇约60余辆,用于加强前线侦察与机动防御;后续再根据需求,逐步扩大产量,配备给各地驻军。”
徐阶沉思片刻,点头赞同:“陆国公所言极是!摩托车速度快、用途广,确实能解九边燃眉之急。我这就回内阁拟奏疏,呈给太后,请求即刻批准量产与调运,争取三日内让第一批摩托车启运。”
“有劳徐阁老!”陆砚昭拱手道。
当日傍晚,徐阶的奏疏便递到了沈云舒手中。沈云舒看完后,立刻召集群臣商议,百官均赞同量产摩托车支援九边,最终下旨:批准军工总院边三轮摩托车量产,每日产量维持50辆,第一批200辆优先调运九边,由兵部负责协调运输,确保尽快送达前线。
消息传到军工总院,赵小匠立刻组织工匠,连夜启动生产线。机床轰鸣声彻夜不停,工匠们分工明确,有的组装发动机,有的焊接车身,有的调试电路,每个人脸上都满是干劲——能为九边防御出一份力,他们心中都充满自豪。
而在大同镇,陆砚青也收到了朝廷将调运200辆边三轮摩托车的电报。看着电报内容,他眼前一亮,立刻对副将道:“待摩托车抵达后,挑选一批熟悉机械的士兵,专门组建机动侦察队,每日深入草原百里探查,定能掌握瓦剌部的一举一动!”
副将兴奋地应道:“将军英明!有了这等利器,咱们再也不用怕瓦剌部偷袭了!”
次日清晨,枭龙卫苍狼营、猛虎营的两万余名士兵与装备,全部抵达大同镇。魏无羡、陈猛来到长城关口,向陆砚青报到:“末将等已率部集结完毕,请将军下令!”
陆砚青指着远方的草原,沉声道:“脱脱不花部仍在黑沙坡停留,顺义王的使者已前往鞑靼、兀良哈两部斡旋,预计今日便有消息。你们先率部在大同镇南侧的大营休整,同时熟悉地形,待摩托车与斡旋结果到位后,我们再制定进攻计划,一举击溃瓦剌部!”
“末将领命!”魏无羡、陈猛齐声应道。
阳光渐渐升高,洒在大同镇的草原上。远处的瓦剌部营地里,脱脱不花还在做着夺取长城关口的美梦,他不知道,大明的援军已集结完毕,更不知道,一批能改变战场态势的“利器”,正从京城火速赶来。一场针对瓦剌部的天罗地网,正在悄然收紧……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