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锦衣之下二皇子 > 第38章 江南迷踪?绣春刀影(第2页)

第38章 江南迷踪?绣春刀影(第2页)

陆砚昭收起绣春刀,望着满舱的火器零件,火光在他眼中跳跃:“现在证据确凿,周明远插翅难飞。”他弯腰拾起一枚掉落的火铳扳机,入手沉甸甸的。

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八月十九)?苏州知府衙门

晨光熹微,陆砚昭与沈知微押着两箱火器零件,踏入苏州知府衙门。青砖铺就的大堂上,知府大人见到打开的木箱时,手中的茶盏“哐当”落地,碎瓷片溅湿了官靴:“周侍郎竟有如此勾当……这、这是要通敌啊!”

“知府大人,”陆砚昭拱手道,袖口还沾着昨夜的油渍,“此事关系国本,还请立刻封锁消息,并协助我们捉拿莲花商会在苏州的余党。”

知府连忙点头,却又面露难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带:“只是莲花商会在江南经营多年,上至漕运总督,下至码头纤夫,多少都有些牵扯,恐怕……”

“有我锦衣卫在此,”沈知微上前一步,亮出腰间的象牙腰牌,金牌上“锦衣卫”三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凡与莲花商会有牵连者,不论官阶高低,一律先拿下再审!”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就在此时,一名衙役连滚带爬地冲进大堂,帽子都跑歪了:“大人,不好了!莲花绸缎庄走水了!整条街都被浓烟堵住了!”

陆砚昭与沈知微对视一眼,同时冲出衙门。只见山塘街方向火光冲天,火舌卷着锦绣布匹腾空而起,将半边天空染成血色。陆砚昭冲进火场,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梁柱“噼啪”断裂的声响中,他在废墟里找到半块未燃尽的账册,焦黑的纸页上只残留了“铁器行会”四个蜷曲的字迹。

“他们这是要毁尸灭迹!”沈知微站在断壁残垣外,雨水混合着烟灰从她脸颊滑落,滴在绣春刀的护手处,洇开一小片暗红。

陆砚昭握紧手中的账册残片,焦黑的纸边硌得掌心生疼:“没关系,只要我们还在,就一定能查出真相。”他望向京城的方向,乌云正在天际聚集。

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八月二十)?江南官道

两匹骏马并辔而行,马蹄踏碎路面的积水,溅起串串水花。陆砚昭与沈知微踏上回京的路途,马背上驮着用油布严密包裹的火器零件,这是扳倒周明远的关键证据。

“这次多谢你了,沈百户,”陆砚昭打破沉默,侧头看她,发现她鬓角的发丝仍带着昨夜火场的焦味,“若不是你在船舱里挡下那记流星锤,我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沈知微勒住缰绳,让坐骑放慢脚步,嘴角微扬:“你也不赖,至少没在知府面前露怯,还知道用《大明律》压人。”她的目光掠过他肩头的刀伤,那是昨夜被流矢擦过留下的痕迹。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暖意。秋雨不知何时停了,天边露出一抹霞光,将远处的青山染成金红色。

“前面就是驿站了,”沈知微指着官道尽头的飞檐,“我们在此休整一晚,明日再赶路吧。”

驿站内早已客满,掌柜搓着手满脸歉意:“两位客官,实在对不住,方才最后一间上房也被一位举子定了……只剩柴房还空着。”

陆砚昭与沈知微对视一眼,皆是有些尴尬。沈知微率先开口,声音比平日柔和几分:“无妨,柴房也可将就一晚。”

入夜,陆砚昭坐在柴房门口的草堆上,望着窗外的明月,月光透过木格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知微则和衣躺在稻草堆上,闭目养神,却突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你说,周明远背后还有没有更大的势力?”

陆砚昭转过身,看见她睁着眼睛望向上方的房梁:“从目前的证据来看,恐怕不止周明远一人。那批火器的膛线工艺精湛,绝非民间作坊能造,背后定有官办工坊支持。”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那枚在绸缎庄找到的硫磺碎屑,“但不管是谁,我都会查下去。”

沈知微坐起身,稻草在她身下发出沙沙声响,月光勾勒出她坚毅的下颌线:“陆砚昭,你这个人……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比我想象中能扛事。”

陆砚昭失笑,抬头看她:“多谢沈百户夸奖,这可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评价。”

烛光下,两人的影子交叠在一起,映在斑驳的土墙上。江南的秋夜微凉,却有一股暖流在彼此之间悄然流淌。他们知道,回京的路或许充满荆棘,但只要携手同心,便无所畏惧。而那把绣春刀的影子,正随着月光,在江南的大地上拉得很长很长,追寻着下一个真相的踪迹。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