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锦衣之下二皇子 > 第39章 归途杀机?密信迷云(第2页)

第39章 归途杀机?密信迷云(第2页)

星夜兼程,晨雾笼罩秦淮河时,终至南京城下。晨雾中的秦淮河浮着薄冰,陆砚昭混在商队中,看见城门守卫百户腰间的莲花香囊正在滴血——香囊里显然藏着受伤的信鸽。沈知微突然拽住他,指向察院门前:一名少年被打得遍体鳞伤,正是影阁暗卫。他咬破舌尖,用口型拼出“文庙地宫”四字时,嘴角溢出的血沫在晨光中泛着黑。

南京文庙的大成殿内,檀香缭绕中透着浓重的血腥气。陆砚昭在孔子像后摸到暗格时,指尖触到温热的黏液——竹筒周围凝结着厚厚的血痂。半张烧焦的密信上,“火器已藏玄武湖底”旁,有用指甲刻的小字:“宁王党羽接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禁军甲叶摩擦声突然如鼓点般密集,为首指挥使展开的令箭上还沾着新鲜指印。陆砚昭将密信塞进沈知微衣襟:“你从地宫走,去京城找我父亲!”绣春刀劈开窗棂的瞬间,他看见殿外禁军靴底沾着与丹阳官道相同的朱砂土。沈知微潜入地宫前回望,见他衣摆已被流矢划破,内里暗绣的莲花纹——那是她用杀手衣襟为他缝补的标记。

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八月二十四)?玄武湖

夜幕降临,玄武湖上水雾蒸腾。夜色中的玄武湖泛着幽蓝,陆砚昭潜伏在芦苇丛中,看见水师码头的水手正搬运着带莲花标记的木箱。他摸出苏木水加盐喷剂,岸边水草瞬间显出血迹,蜿蜒指向湖底——那里隐约可见洪武年间沉没的“镇海炮台”残骸。

潜入水下时,寒雾让刀身结满水珠。他看见数名杀手正在安装火炮,炮管上的膛线与周明远密信图纸分毫不差。青铜面具人突然转身,火把照亮他腰间信鸽哨,哨口蓝绸上绣着“南京户部”四字。

“周侍郎许诺了你什么?”陆砚昭的刀逼向对方咽喉,却在水中使不出全力。面具人冷笑时,数十名水鬼从水底涌出,臂上的梅花刺青在微光中狰狞可怖。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冷箭射穿面具人肩胛——沈知微竟从地宫密道绕到湖边,手中强弓的弓弦还在震颤,箭尾系着陆崇渊特有的鹰羽。

水下爆炸的气浪将陆砚昭掀飞,他抓住沈知微抛来的火折子扔向火药桶,火光中看见面具人扯下的真容——左眉有刀疤,正是三年前在影阁失踪的暗卫“孤雁”。

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八月二十五)?回京官道

朝阳初升,两人踏上回京官道。陆砚昭手中的半枚火漆印在晨光中发烫,与沈知微怀中的密信拼合后,露出完整的“苏工铁器行会”戳记,行会徽章下刻着:“隶南京户部辖”。

“孤雁失踪时,正是周明远接管户部火器局的时间。”沈知微抚摸着腰间的刀伤,那是水鬼匕首留下的齿状疤痕。陆砚昭从怀中取出信鸽脚环,《唐韵》反切码破译后只有五个字:“内鬼在影阁风堂”。

“回京城!”陆砚昭握紧缰绳,绣春刀在晨风中划出银弧,“就算满朝文武皆是周党,这半枚印信也要敲开宫门!”他突然勒马——前方官道上,一名影阁信使踉跄奔来,背上插着三支黑羽箭,那是影阁遇袭的最高警讯。

秋风卷起沈知微的披风,露出内衬上用他衣袖边角绣成的莲花纹。两人相视无言,策马奔向远方的京城角楼,而角楼阴影里,数只信鸽正扑棱棱飞向户部方向,鸽尾系着的蓝绸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道道未愈合的伤口。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