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锦衣之下之绣春刀剧情 > 第10章 铜铃夜响?门禁符下的暗流(第1页)

第10章 铜铃夜响?门禁符下的暗流(第1页)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10章:铜铃夜响?门禁符下的暗流

弘治十一年(1498年)·春·京城·紫禁城·东宫长春宫

暮色浸透宫墙时,陆砚昭蹲在长春宫角门前,用银簪轻轻刮擦着新制的门禁符。齿状木牌与门楣凹槽完美嵌合的瞬间,他取出蘸了朱砂的狼毫,在守卫腰牌内侧快速勾勒出一道弯月暗纹。

“陆公子,这真能防贼?”值夜的陈校尉盯着自己掌纹清晰的腰牌,“小人总觉得……像是变戏法。”

“陈校尉可知‘鲁班锁’?”陆砚昭举起木牌,“看似普通的木牌,实则暗藏机关。若有人强行仿制,木牌内侧的暗纹会与门楣刻痕错位,触发门上铜铃。”他指向门檐下新悬的铜铃,在晚风里轻轻摇晃,“而且每道宫门的暗纹都不同,就像……”他突然压低声音,“就像每个人的心思。”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刘瑾手持《东宫门禁录》疾步而来,乌纱帽下的额头沁着薄汗:“陆公子,太子殿下找您!方才长春宫的烛台突然起火,幸好有您的防火沙箱……”

弘治十一年·春·东宫·文渊阁

烛火摇曳中,朱厚照裹着狐裘在屋内踱步,龙靴不停踢着脚边的沙箱:“好险!若不是沙箱,文渊阁的书都要烧光了!”他突然转身,龙目圆睁,“砚昭,是不是有人故意纵火?”

陆砚昭蹲下身,用放大镜观察焦黑的烛台底座。蜡油凝固的纹路呈放射状,边缘残留着细小的棉絮:“殿下,这烛火不像是自然燃烧。”他举起棉絮,“有人在烛芯里加了浸油的棉线,火势才会如此迅猛。”

刘瑾猛地跪下,额头贴地:“是奴才失职!每日检查烛火,竟没发现有人动手脚!”他袖中滑落的《门禁录》摊开,密密麻麻记着今日各门守卫的换班时辰、腰牌查验记录。

陆砚昭拾起册子,目光落在“长春宫”那栏——申时三刻,守卫换班时,刘瑾亲自查验了腰牌。这个细节让他想起现代刑侦中的“时间线分析法”,凶手必定熟知东宫的守卫规律。

“刘伴伴不必自责,”陆砚昭扶起刘瑾,指尖不经意擦过他袖中的朱砂印,“既然有人敢在东宫玩火,那我们便让他知道,这宫里的每一道门,都不是那么好闯的。”

弘治十一年·春·镇国公府·影阁密道

子夜时分,陆砚昭将烧焦的烛芯放在沙盘上,铜哨声突然在密道深处响起——这是影阁“风堂”紧急传讯的信号。老鸹握着带血的信鸽脚环冲进来:“二公子,沈百户在景王府旧宅发现了这个!”

锦盒里躺着半枚齿状木牌,纹路与东宫门禁符如出一辙,背面刻着朵残缺的莲花。陆砚昭取出放大镜,木牌缝隙里渗出的蜡油泛着诡异的青绿色——那是添加了硫磺的特制蜡,与长春宫起火的烛台用的是同一种。

“沈百户说,木牌是从一个醉汉身上搜出来的,那人自称是‘王府旧人’,”老鸹压低声音,“但她发现,醉汉鞋底沾着的朱砂,和东宫地砖上的……”

“和刘瑾册子上的朱砂,来自同个矿脉。”陆砚昭补充道,指尖划过沙盘上的东宫平面图,“长春宫、景王府、门禁符……看似无关的点,实则是条隐秘的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