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离去后,陆砚昭转身前往军工总院。此时的军工总院院内,工匠们正围着新搭建的试验台忙碌,院长赵小匠手持图纸,在一旁指点着机器调试。见到陆砚昭前来,赵小匠连忙迎上前:“镇国公,您怎么来了?可是有新的指令?”
“确实有要事与你商议。”陆砚昭带着赵小匠走进书房,从怀中掏出两张图纸,先拿起其中一张递给赵小匠,“此前按你的提议,军工总院已在两个月前绘制了冲锋枪的初步图纸,但这段时间研发进度偏缓。今日我带了自己绘制的冲锋枪图纸,上面补充了枪管散热结构与供弹装置的优化方案,你们可结合这两张图纸研究一番,尽快组织核心工匠推进研发——最终成品需满足有效射程不低于300米,每分钟射速达到60发以上,适合近距离作战,弥补嘉靖一世步枪在近战中的不足。”
赵小匠接过图纸,快速翻阅起来,越看眼中越亮:“国公这图纸竟考虑到了供弹卡顿的问题!之前我们研发时总在供弹节奏上出问题,您这优化方案正好能解决!有了这张图纸,研发进度至少能加快一半!”
“这些难题需你多费心攻克。”陆砚昭又递过另一张图纸,“这是‘边三轮摩托车’的设计图,前轮负责转向,后轮驱动,侧边附带一个边斗,可乘坐一人,既能载人又能运输小型物资,速度比马车快三倍以上,适合侦查与短途机动。研发时不用从零开始——咱们此前已造出汽车,你可从现有汽车发动机入手,研究如何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改良出适配摩托车的小型发动机,这样能大大缩短研发周期,优先解决发动机与轮胎材质问题。”
赵小匠展开边三轮摩托车图纸,又联想到汽车发动机的构造,眼前一亮:“对啊!汽车发动机的核心原理与摩托车相通,只是尺寸不同!若从汽车发动机改良,不仅能节省重新设计的时间,还能降低故障风险!镇国公放心,臣即刻组织核心工匠团队,分两组推进冲锋枪与边三轮摩托车研发,争取三个月内做出原型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个月时间紧迫,但也并非不可为。”陆砚昭道,“所需的钢材、橡胶与火药,我会让苏州制造优先供应,你只管放手研发。另外,南洋‘南洋商会’可能派密探潜入京城,妄图盗取军工图纸,你需加强军工总院守卫——尤其是图纸仓库,除你与核心工匠外,只允许林宇将军临行前查看相关技术资料,其余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赵小匠脸色一凛:“镇国公放心,臣已在图纸仓库设置三重守卫,门口有枭龙卫站岗,仓库内安装了机关锁,需三道不同钥匙才能打开,且图纸均按部分拆分保管,就算有人潜入,也无法拿到完整图纸。”
陆砚昭满意地点头:“如此甚好。对了,防护衣的生产进度如何?沿海卫所还等着装备呢。”
“防护衣已扩大生产规模,本月可产出500件,下月起每月能稳定生产1000件,再过半年,便能满足沿海所有卫所精锐的装备需求。”赵小匠回道,“嘉靖一世步枪的产量也在提升,目前每月能生产200支,足以应对部队换装。”
两人正说着,一名工匠匆匆走进书房:“院长,嘉靖一世步枪的改良试验有新进展——我们在枪管上增加了散热槽,连续射击50发后,枪管温度比之前降低了20%,精准度也未受影响!”
赵小匠大喜,连忙拉着陆砚昭前往试验台:“镇国公,您快看看!这改良后的步枪,实战性能又提升了不少!”
陆砚昭跟着赵小匠来到试验台,看着工匠们进行射击试验——改良后的嘉靖一世步枪连续发射50发子弹,枪口几乎没有明显过热现象,子弹均命中300米外的靶心。陆砚昭点头道:“很好!这种改良技术要尽快推广到所有步枪生产中,同时记录好数据,为后续冲锋枪研发提供参考。”
此时,京城城外的一处客栈内,一名身着青色长衫的男子正对着镜子整理斗笠——他正是南洋商会派来的密探阿坤。阿坤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军工总院的位置与守卫换班时间,这是他通过收买京城小吏得来的情报。
“没想到李嵩那蠢货竟被陆砚昭与秦康救下,还让锦衣卫也掺和进来,不过没关系,只要能拿到大明军工总院的核心图纸,苏先生的计划照样能成。”阿坤嘴角露出一丝阴笑,将纸条藏进鞋底,换上一身粗布短打,背着一个装满工具的布包,朝着军工总院的方向走去。他不知道的是,林宇在启程前往南洋前,已安排藏锋队特勤组在京城各重要地点布下暗哨,专门排查形迹可疑之人。
三日后,京城码头。林宇与所有随行人员均身着统一的黑色劲装,内里是用黑布严密包裹的薄钢板防护衣,外层套着深黑色战术马甲——马甲将防护衣完全遮盖,从外观上看与普通劲装并无二致,既保证隐蔽性,又兼顾防护力。每人肩头都斜挎着一把嘉靖一世步枪,有效射程可达500米,枪口朝下斜靠在身侧;战术马甲设计极为精巧,正面上下两排整齐排列着8个步枪弹夹,左右两侧分别对应64式与1911式手枪弹夹,伸手即可快速取用;马甲后腰部位缝制着长方形备用子弹弹袋,内装400发子弹——其中200发步枪弹,64式与1911式手枪弹各100发;左右大腿外侧各别着一把手枪,左侧是64式,右侧是1911式,枪身均做了消光处理;腰间还挂着威龙格斗匕首,漆黑的刀鞘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整套装备既便于实战,又适合南洋复杂环境下的隐蔽行动。林宇背后还额外背着一个牛皮密封袋,里面装着军工总院的特殊颜料与焊接纹路图,是此次南洋查案的关键物品。
陆砚昭、秦康与王彦一同前来送行,陆砚昭递给林宇一面令牌:“此乃镇国公府的通行令牌,在南洋若遇到大明商栈或驻外官员,可凭此令牌调动资源。切记,安全第一,若察觉局势超出掌控,切勿硬拼。”
秦康上前一步,递过一份卷宗:“林将军,这是我与王副指挥使联合整理的李岩案疑点汇总,其中提到南洋商会可能通过泉州商栈传递消息,你此去可重点排查相关商栈,或许能找到线索。”
王彦也补充道:“林将军,若在南洋遇到与李岩有往来的人员,可先控制起来,我们已将相关人员画像附在卷宗后,方便你辨识。”
“末将领命!多谢镇国公,多谢秦指挥佥事、王副指挥使!”林宇双手接过令牌与卷宗,单膝跪地,“末将定不辜负国公栽培,查明南洋商会底细,为大明铲除隐患!”
大船缓缓驶离码头,朝着南洋方向而去。陆砚昭、秦康与王彦站在码头,望着渐渐远去的船影,王彦低声道:“镇国公,有锦衣卫与枭龙卫联合查案,李岩案的线索定能尽快理清;只是南洋那边,林将军孤身深入,会不会太过危险?”
陆砚昭目光深邃:“林将军有勇有谋,这些年在直属营与军工总院的历练也让他兼顾军务与技术,此次任务正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们当下要做的,一是守好京城与军工总院,防止南洋密探盗取图纸;二是加快李岩案核查,从他口中撬出更多南洋商会的秘密,为林将军提供支援。”
秦康与王彦同时点头:“末将明白!定不辱命!”
而在他们身后,京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军工总院的机器声隐约传来——一场围绕着军工技术的攻防战,已在大明与南洋之间悄然展开。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