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明走到器械台旁,看似很随意地拿起一个还没拆封的火鸟支架包装盒。
“张医生,你好。”
张医生猛地抬起头,看到是沈学明,整个人都绷紧了。
“沈……沈处长好。”
“别紧张,我以前也在心内科干过就是随便问问。”
沈学明把包装盒在手里掂了掂,“这款支架操作起来和之前的产品比,手感上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这个问题不涉及价格,不涉及回扣,不涉及任何敏感的行政问题。
这种问题,最难用套话来回答。
张医生脑子里飞快地闪过刘斌开会时的标准答案。
“沈处长……这个,这个支架的通过性确实……”
“确实要更好一些……”
“就是……”
“就是需要术者更有耐心,操作更精细!”
“对不对,小张?”
刘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过来,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张医生的肩膀。
张医生的身体猛地一僵,连忙低下头。
“是,是,刘主任说得对。”
沈学明看着刘斌那只还搭在张医生肩上的手。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把手里的支架包装盒放回了器械台。
“原来是这样。”
“看来新技术的普及确实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刘主任,你们这台dsa是什么时候进的?”
“日常维护和消毒流程是怎么样的?”
刘斌心里松了口气,连忙开始介绍起这台价值千万的宝贝机器。
一行人最后来到了耗材仓库。
一排排的货架上,整齐地码放着各种规格的导管、导丝、球囊和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