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颁布完毕,嬴政拔出人皇剑,以剑为笔,蘸取渭水之墨,在祭台白玉上写下“民为天基”四字。
“今日所封之勋、所布之政,皆刻于祭台石碑,立于渭水之畔,天地见证,永不更改!”
百官、将士与百姓齐齐跪拜,祭台的香火突然暴涨,金色气运从四面八方汇聚,缠绕在“民为天基”四字之上,化作一道光柱直冲云霄。
嬴政望着这天地呼应的景象,心中高兴,大秦运朝的根基,不仅立于人皇剑与传国玉玺,更立于这万千百姓的期盼与天地认可的民心之上。
他的人皇之路,从这一刻起,真正与万民、与天地紧紧相连。
…………
天幕历代大秦先祖看到这一幕却各不相同。
“败家子,真是败家子,竟然……竟然……”
秦孝公看到嬴政下达的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他只觉得嬴政是个天大的败家子。
你祖宗我在这里拼死拼活,你在那里大方的让人心疼。
“孝公不必如此动怒,陛下既然如此说了,肯定是大秦的国力达到此等地步才可,方才臣可是听的清楚,那可是有新粮种,说不定大秦已经解决了粮食问题。”商鞅说道。
“商君,不必为他辩解,孤知道你变法靠的是‘重农抑商、尽地力之教’,每亩田都要算出产出,如今倒好,十亩‘天授田’全免赋税,全国百姓加起来,每年要少收多少粮食啊!”
嬴渠梁痛心疾首,他想起自己在位时,为了积累国力,连宫中用度都缩减三成,甚至亲自下地耕作,只为让秦国多存一粒粮、多练一名兵。
“这嬴政,仗着一统六国的家底,就这般大手大脚!”
秦孝公看着天幕中百姓欢呼的场景,眼中满是心疼,“百姓是要安抚,但也不能这般无度!国库空虚了,将来该怎么办?拿什么养兵?拿什么守城?这不是败家子是什么!””
“孝公勿扰,就算知道我们也不能做什么,而且,你看太子,文武百官都没有丝毫反对,其中肯定有内情。”商鞅继续说道。
嬴渠梁闻言,神色稍微缓和,继续看着天幕。
商鞅也没有打扰,他现在对嬴政无比好奇。
竟然让黎民百姓学习法律,若是自己在那个朝代,是不是就能……
……
秦惠文王身着锦缎朝服,手中把玩着当年张仪献上的玉璧,看到天幕中嬴政“祭医巡诊,免费为老弱病残取药”的政策时,猛地将玉璧拍在案几上,玉璧发出清脆的声响。
“简直是败家!”他怒声说道,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太医院的药材,哪一样不是耗费人力物力从各地运来?老弱病残何其多,全免费问诊取药,太医院的存药撑得过半年吗?”
他想起自己当年为了夺取巴蜀之地,不惜耗费五年时间,派出数万士兵,才打通蜀道,将巴蜀的粮食、药材运往关中,每一粒药材都浸着士兵的血汗。
“如今倒好,这些救命的药材,说免费就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