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极宫内,唐太宗李世民正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起观看天幕。
自然也看到了大秦的军阵,这帮大唐的中流砥柱立刻神色凝重无比,实在是后面的机关术太恐怖了。
不过,作为马上皇帝,他们虽然凝重,但也不惧怕。
但是当看到改良粮种亩产至少都在千斤,还有无比诱人的双季稻时,房玄龄倒吸一口凉气:“我大唐最优的麦田,亩产也不过三百斤,大秦竟已达千斤以上……这差距,百年之内难追啊!”
李世民沉默良久,目光落在天幕中百姓欢呼的画面上,语气沉重:“朕以‘轻徭薄赋’治国,自认民生已算安稳,却不知大秦百姓竟能四季吃上新鲜蔬果,家家户户粮缸充盈。”
他转头对杜如晦道:“传朕旨意,等到找到大秦方位之后,第一时间派遣人出使大秦,名义上为庆贺大秦运朝建立,实则学习其农兴之策;
同时令农官前往关中,观摩大秦种植之法,务必改良大唐的小麦和水稻!”
“遵旨!”
“陛下,你说有没有可能秦皇得到这些是通过任务商城呢?”
“哦,辅机你的意思是??”
“陛下,虽然秦皇说是因为他们的太子赵辰找到的各种粮种,但以臣看来这完全是掩人耳目,为的就是给太子造势,毕竟,他是下一任秦皇,自然需要威望!
所以,臣猜测,秦皇得到的粮种都是以任务点兑换出来的。”
“不,长孙大人说的太过片面了。”李靖忽然开口!
“哦,还请代国公指教!”
“陛下,诸位大人,从方才天幕开始,臣就在仔细观察,那位太子可不简单,从他得到神兽认可开始,就注定他的声望很高。
而且,秦皇还让他发言,一般来说,就算是太子,在这种祭祀典礼上也没有资格说话。
而且在他讲话的时候,大秦文武百官,甚至秦皇脸上都充满了期待,就好像专门在等待他一样,甚至在他说完为官之道之后,文武百官没有丝毫不满,还无比的高兴。
那么他们为什么高兴呢?”
李靖反问道。
这一下,李世民等人陷入沉思。
是啊,如果只是为了给赵辰攒声望,也不必如此,很显然,从一开始赵辰的威望就足够,根本不需要再点缀。
那么秦皇为何还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