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秀进入崆峒派两个月后的清晨。
崆峒派大演武场。
作为曾经九大门派之一的名门正派的大演武场,这里足够数百名弟子同时修炼。
然而此时只有三个人。
正在修炼崆峒派剑法的刘振熙和他的指导者权英。
还有流着汗水,腿上绑着沙袋练习马步的李哲秀。
“呼,呼。”
尽管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李哲秀的脸上依旧挂着豆大的汗珠。
这是因为指导他的师父权英为了让李哲秀适应外功修炼,不断增加沙袋重量,使他的身体达到了极限。
因此,李哲秀每天都进行着极限的外功修炼。
这是权英坚信的基础扎实才能成为高手的训练方法。
这也是权英自己入门时经历的训练方法。
正在观察刘振熙姿势的权英的目光不经意间转向了李哲秀。
他看到李哲秀满身汗水,旧衣服紧贴在身上。
‘真是令人惊讶。如果是其他孩子,在连续两个月每天重复外功训练的情况下,早就开始抱怨了······。’
权英内心有些惊讶地看着李哲秀。
一般来说,在江湖武林中,外功并不被重视。
当然,名门正派会在入门之前通过吐纳法和外功来打基础,但这只是基础功的范畴。
在江湖武林中,外功只是内功的辅助,仅此而已。
虽然江湖中有铁布衫这样的外功武学,但只练外功的武人往往被视为三流武师或流浪汉。
实际上,除了传说中的金刚不坏之身,通过外功达到高境界是不可能的。
因为外功无论怎么修炼,也只能达到一流水平,是有上限的武功,因此更加如此。
因此,刚入门的年轻弟子往往会轻视外功修炼,对外功基础训练抱怨连连。
因为他们向往的是驰骋江湖、一剑劈开泰山的内功高手,而不是在江湖中被视为三流的外功修炼。
简单来说,他们是为了学习内功成为高手才加入门派,而不是为了这种看似无用的身体锻炼。
当然,高人们知道这些年轻弟子的想法是错误的,但由于他们一心想要学习内功成为高手,所以高人们的劝告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对牛弹琴。
因为每个加入门派的孩子都梦想成为江湖英雄。
‘我当初入门时也对外功训练抱怨不已,向先师请求教授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