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崆峒派如今不再是名门大派,而是已经没落的门派。
上乘绝学和灵丹制造法已经失传,闭关洞府、演武场、比武场等修炼环境和系统化的修炼方法也在本山被摧毁时全部化为灰烬。
‘原本在内功入门之后,过度的外功修炼是不提倡的……’
从常识上来说确实是这样。
但在崆峒派所处的情况下并非如此。
没有优秀的修炼环境、高品质的灵丹以及保证达到顶尖境界的上乘绝学,在崆峒派这样的门派里,凡才如李哲秀要成为像刘镇熙那样的高手,需要超越凡人的极限努力。
也就是说,李哲秀那看似幼稚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是正确的答案。
在没落的崆峒派中,他要达到一流境界,需要的不是普通的努力,而是超越极限的努力。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
实际上,凡人几乎不可能承受那种程度的修炼量……
‘不过如果是哲秀的话……也许有可能。’
经过两个月的观察,发现哲秀虽然是凡才,但并不是凡人。
拥有执着于残酷外功修炼的毅力,甚至能笑着享受其中。
也许他真的能够承受超越极限的修炼量。
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
这是不应该允许的事。
但崆峒派的特殊情况以及李哲秀那坚定的意志和执着,打动了权英的心。
权英的目光与李哲秀的目光交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是吗?
李哲秀的眼中燃烧着同龄少年难以想象的热情和渴望。
‘虽然还是个年轻的弟子,却已经开始考虑师门的重建和武道。’
权英心中发出一声叹息。
哲秀的年纪还很小。
虽然觉得他很成熟,但没想到他会思考这么深刻的问题。
面对与师兄的巨大天赋差距可能会感到挫败,甚至嫉妒师兄的天资,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做出破坏行为也是有可能的。
即便如此,如果听到内功入门后可以减少外功修炼的话,同龄的少年通常会感到高兴。
但哲秀不是普通人。
他反而表示要辅助师兄重建师门,并为此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小小年纪就做出了为师兄和师门着想的决定。哲秀的心志正直而坚强。如果保持这份义侠之心成长下去,将来一定能成为正派武林中的一代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