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坐在船舱门口的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唐诗》,闻言抬头笑道:“二嫂子想得真周到,我还担心路上会颠坏姐姐的汝窑瓶呢,现在有镖局护送,就放心了。”
“二姑娘放心,保准没事!”王熙凤笑着应下,又转身对身后的平儿道,“你去把咱们带的江南点心拿出来,给姑娘们尝尝,这是我特意让小厨房做的桂花糕,跟这里的味道不一样。”
平儿赶紧应下,转身去了船舱。
雪雁站在林蒹葭身后,悄悄凑到她耳边:“姑娘,二奶奶这次是真用心了,连镖局都找了最好的,比之前那些管家嬷嬷强多了。”
林蒹葭轻轻点头,眼底闪过一丝赞许——她之前故意带这么多东西,一是为了住得舒服,二也是想试试王熙凤的态度。
若是王熙凤嫌麻烦、敷衍了事,她不介意再给贾府添点“堵”。
可现在看来,王熙凤不仅没嫌麻烦,还主动找了镖局,把细节都考虑到了,倒让她有了点“孺子可教也”的感觉。
“二奶奶,”林蒹葭开口,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些,“水路走得慢,沿途若是有好的景致,咱们倒可以停船看看,也让我妹妹松松筋骨。”
“这有什么不可以!”王熙凤立刻点头,眼睛都亮了——林蒹葭主动提要求,说明她心里已经认可了自己的安排。
“沿途有名的景致,咱们想停就停,我让船家把船开慢些,保证姑娘们看得尽兴。”
正说着,平儿端着一盘桂花糕过来,递到黛玉面前:“二姑娘,您尝尝,这桂花是刚采的,甜而不腻。”
黛玉拿起一块,尝了一口,笑着点头:“真好吃,比咱们府里的还香。”
林蒹葭也拿起一块,尝了尝,确实软糯香甜,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她看向王熙凤,嘴角勾起一抹真切的笑:“二奶奶有心了。”
这还是林蒹葭第一次对自己露出这样的笑,王熙凤心里顿时松了一大截,折腾了这么久,总算让这位姑奶奶满意了。
她也跟着笑起来:“只要姑娘们喜欢,我就放心了。”
船家解开缆绳,竹篙轻轻一点,船身缓缓离开码头,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
王熙凤看着林蒹葭的侧脸,心里在盘算,只要能让这两位姑娘顺顺利利进府,让老太太放心,这点心思和花费都不算什么。
岸边,震远镖局的队伍已经集结完毕,总镖头亲自带队,二十多辆马车排成一列,浩浩荡荡地朝着旱路出发。
荣国府东跨院的暖阁里,熏笼燃着上好的海南沉香,贾赦斜倚在虎皮躺椅上,手里把玩着那枚青白玉鼻烟壶,正听得青竹唾沫横飞地禀报江南来的消息。
“……爷您是没瞧见!林大姑娘收拾东西的阵仗,前前后后调了二十多辆马车,把林府半个家都搬空了!半人高的汝窑天青釉瓶,林二姑娘养荷花的青花大瓷缸都带上了,说是到了京城要接着养!”
青竹说得眉飞色舞,连手都比划起来,“还有那翡翠屏风、银质餐具,甚至连院里的腊梅盆栽都没落下,活脱脱把林府的‘舒服日子’打包带京城了!”
贾赦手里的鼻烟壶猛地一顿,随即“噗嗤”一声笑出声,笑得浑身都在颤,连躺椅扶手上的鎏金铜铃都跟着“叮当作响”。
青竹见他笑得开怀,跟着凑趣,“还有更有意思的!林大人都看傻了,后来林大人还塞给林大姑娘五万两银票,说京城有七间铺子任她用,连两个前女捕快都派去给林二姑娘当护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