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香院的暖阁里,薛姨妈坐在榻上,手里的帕子不停地扭着,嘴里念叨:“怎么办啊……贾赦遇袭还能安全逃脱,他肯定知道是二哥干的,要是迁怒到咱们薛家,蟠儿就彻底没救了!”
王夫人站在一旁,脸色也白得吓人,手指死死攥着桌布,连呼吸都放得极轻“是啊,贾赦现在跟疯了似的,连二哥的影卫都敢杀,要是知道咱们之前传谣言,还让贾琏去求他放蟠儿,他会不会……会不会对咱们动手?”
两人正慌作一团,宝钗端着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走进来,脸上带着从容的笑,将茶盏递到两人面前:“姨妈,母亲,别慌。依我看,赦大爷不会找咱们的麻烦。”
“怎么说?”薛姨妈赶紧抓住她的手,像抓住救命稻草。
宝钗轻轻吹了吹茶盏里的浮沫,语气笃定:“赦大爷遇袭后,没去找舅舅的麻烦,说明他也怕把事情闹大——毕竟舅舅是京营节度使,真闹到圣上那里,对荣国府也没好处。他连主谋舅舅都没动,更不会迁怒到咱们头上。再说,咱们最近没再招惹他和林姑娘,他犯不着跟咱们过不去。”
这番话像颗定心丸,让薛姨妈和王夫人瞬间松了口气。
王夫人看着宝钗,眼里满是赞赏——这孩子不仅得体,还这么聪慧,遇事不慌,比府里那些姑娘强太多了。
她越看越喜欢,心里撮合宝钗和宝玉的念头更加强烈:宝玉性子软,要是有宝钗这么个能干的媳妇管着,往后定能成器。
而且薛家虽不如从前,可宝钗是她的外甥女,亲上加亲,往后荣国府的权柄,也能牢牢握在她手里。
当天下午,王夫人就悄悄让人去京城最好的金铺,打了一柄沉甸甸的金锁。
金锁通体用赤金打造,边缘雕着缠枝莲纹,正面刻着“不离不弃”,背面刻着“芳龄永继”,刚好和宝玉通灵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配成一对。
她特意让工匠把金锁做得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贵重。
拿到金锁的当晚,王夫人就把宝钗叫到荣禧堂,亲手将金锁戴在她脖子上,拉着她的手嘱咐:“宝丫头,这金锁你好生戴着,别摘下来。往后多跟宝玉走动走动,你们俩……本就是有缘分的。”
宝钗摸着脖子上冰凉的金锁,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乖巧地应道:“谢谢姨妈,我知道了。”她早就盼着这一天,如今有了这金锁,她和宝玉的“金玉良缘”,就有了实打实的由头。
从那天起,宝钗天天戴着那柄明晃晃的金锁在荣国府里晃悠。
去给贾母请安时,她把金锁戴在外面,引得贾母身边的丫鬟频频侧目;去怡红院看宝玉时,她更是时不时摸一摸金锁,嘴上说着“这金锁太沉,戴着累”,眼里却满是炫耀。
连在廊下遇见丫鬟婆子,她都故意放慢脚步,让所有人都看见她脖子上的金锁。
府里的丫鬟婆子很快就议论开了:“你看宝姑娘脖子上的金锁,跟宝二爷的通灵玉多配啊!”
“听说还是二太太特意给宝姑娘打的,这是要促成‘金玉良缘’啊!”
“可不是嘛,宝姑娘和宝二爷站在一起,郎才女貌,再加上这金玉配,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