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谢大夫门诊 > :白芷谢珩小说大结局第3章(第2页)

:白芷谢珩小说大结局第3章(第2页)

白芷披衣示意阿苓开门,凛冽的寒风裹挟着朵儿扑了进来。小丫头满脸泪痕,头发散乱,“噗通”一声跪在冰冷的地上,抓住她的衣角

“白姑娘!求您救命!春杏姐姐她……她厥过去了,浑身滚烫,怎么叫都不醒!妈妈说要抬出去……可抬出去就是等死啊!”

那一刻,白芷看着朵儿绝望的脸,脑海中浮现的是医书上“妇人隐疾,多因延误”的记载,是那些女子在欢场强颜欢笑下的病痛与无助。她深知此去风险,若被人知晓,她的名声……

可医者的本能与心底那份同为女子的悲悯,最终压过了恐惧。

“带路。”她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阿苓忙收拾药箱,跟了上去。她虽想劝一下她家姑娘,可是她也知道以姑娘的脾气定不会对病人见死不救的。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那是白芷第一次踏入醉霞楼的后院。想象中的脂粉浓香并未扑面而来,反而有一股清苦的药气混杂着陈旧的木头气息。

几个穿着艳丽衣裙的姑娘扶着一个昏迷的女子站在门内,见了她,眼里先是惊惶,随即又透出恳切。

“姑娘别怕,”

领头的女子声音温和,铺上一层薄被轻轻把昏迷的姑娘往门边放下来,还特意将后门敞得更开些。

“我们不过去,就在这儿,您看方便吗?”

那一刻,白芷所有的不安与忐忑,奇异地消散了。她们的眼神,与她在永宁巷里见过的任何一位为家人忧心的女子,并无不同。

她蹲下身给春杏诊脉,指尖触到对方滚烫的皮肤,也触到了姑娘们悄悄递过来的干净帕子,听到了她们压得极低的安慰:“春杏会好的,有大夫在呢。”

是急症风寒引发的高热惊厥,再晚一刻便真的危险了。她立刻施针,又喂下随身携带的丸药,忙活了近一个时辰,春杏的呼吸才终于平稳下来,额头的热度也渐渐退去。看着病人缓过劲来,已是子时。领头的姑娘叫红萼,塞给她一包碎银,比药钱多出好几倍,她只捡了药钱出来,余下的退了回去。临走时,应是怕她两个姑娘家走夜路危险,几个丫鬟悄悄跟着她,远远送她到巷口。

自那以后,每月一次,白芷便会如约而至。醉霞楼的姑娘们很信任她,会将难以启齿的隐痛、积年累月的沉疴,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她。

白芷也再不害怕。她看着这些女子,有的不过十六七岁,眉眼间还带着稚气,却已饱经风霜。她们不过是一群在泥泞中挣扎,却依旧想努力活下去的可怜人。

“白姑娘?”一声轻唤将白芷的思绪拉回。她抬眼,见方才候诊的姑娘正局促地站在面前,便温和地笑了笑:“来,坐吧,我看看脉。”

指尖搭上腕间,她细细感受着脉象,听姑娘低声说着症状,偶尔追问两句。阿苓在一旁研墨记方,院里的风轻轻吹着,带着几分丁香的香气和初夏无所不在的暖意。

诊到最后一个姑娘,对方递来药钱时,悄悄多放了一枚银角子,被她轻轻挑了出来。“只收药钱就好。”她笑着说,语气温和却坚定。那姑娘愣了愣,眼眶忽然就红了,低下头小声说了句“谢谢”。

日头渐高,候诊的姑娘都走了,红萼她们送她和阿苓到后门,白芷将帷帽重新戴好。春杏默默递上一包还带着体温的松花糖:

“白姑娘,甜一甜嘴。”

白芷愣了一下,接过,帷帽下传来一丝极轻的笑:

“多谢。”

布包里的香气透过粗布渗出来,暖得人心头发热。

走出巷弄,阿苓回头望了眼醉霞楼紧闭的大门,轻声说:“姑娘,她们其实都挺可怜的。”白芷点头,手里的松花糖还带着温度。她想起每次来,姑娘们总会悄悄塞给她些小东西,或是绣着小朵海棠的帕子,或是自己做的糖糕,不算贵重,却都是真心。

身后的醉霞楼依旧安静,但那份于无声处滋生的、女子之间心照不宣的暖意,却仿佛驱散了春日的微寒,如夏日的暖意渐次漫开。

这每月一次的暗室点灯,是她除下面对权贵的谨慎伪装后,为自己内心保留的一方净土,是她以医术为舟,为那些同样在风雨中飘摇的姐妹,渡去的一点微光与暖意。

更新时间:2025-11-2009:38:25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