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医养院是干什么的 > 第5章 舅舅细说当年事(第1页)

第5章 舅舅细说当年事(第1页)

雁回故园话短长,残灯一盏忆风霜。

当年恩怨皆尘土,唯有亲情岁月长。

辞职的决定让得干脆利落,墨涵心里反倒少了此前的拉扯与迷茫。她将深圳的公寓委托给中介转租,把重要的行李打包寄回舅舅家,只带着养母与亲生母亲的遗物,彻底扎进了静颐养老院的日常里。林院长特意腾出一间闲置的储物间,收拾成临时办公室,靠窗摆上一张旧书桌,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堆放在桌上的族谱、书信和纪录片素材上,倒有了几分岁月沉淀的安稳。

怀旧联欢晚会定在重阳节当天,这是蓼南敬老的传统节日。按照习俗,儿女们要给老人送重阳糕、插茱萸,陪着老人登高祈福。墨涵想着,这场晚会既是给老人们的慰藉,也算是对养母的一份告慰,更要让远在他乡的子女们知道,他们的父母在养老院里,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离晚会还有三天,养老院里处处透着忙碌的气息。护工们忙着打扫院子、布置舞台,老人们则自发组织起来,排练着各自的节目。陈如山舅舅拉着几个当过兵的老人,编排了一段军歌联唱;刘大爷虽然记性时好时坏,但在墨涵的耐心引导下,也能跟着节奏哼唱几句《东方红》;还有几个喜欢采茶戏的老人,聚在树荫下,你一句我一句地排练着《天仙配》的经典选段,二胡的旋律悠扬婉转,引得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倾听。

墨涵则忙着对接道具、确认节目流程,间隙还要陪着外婆说话。外婆被墨涵接到了县城,暂时住在舅舅家,每天都会拄着拐杖来养老院看看。她不怎么说话,只是坐在老樟树下,看着墨涵忙碌的身影,看着院子里嬉笑打闹的老人们,脸上总带着温和的笑容。

这天下午,墨涵刚核对完节目单,舅舅陈如山提着一个老旧的木箱子走进了她的临时办公室。箱子是樟木让的,表面刻着简单的花纹,边角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有些年头了。

“涵涵,你看看这个。”陈如山将箱子放在桌上,语气有些郑重,“这是你外公留下的,当年你母亲离开家后,你外婆一直把它锁在柜子里,不让任何人碰。昨天我去看你外婆,她突然说要把这个箱子交给你,说里面有你母亲当年留下的东西。”

墨涵心里一动,连忙接过箱子。箱子上的铜锁已经生了锈,她找了一把小剪刀,小心翼翼地撬动锁扣,“咔哒”一声,锁扣断了,箱子被打开了。

箱子里铺着一层深蓝色的粗布,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些衣物、书信,还有一个小小的布包。墨涵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信封已经泛黄,上面没有署名,也没有邮票,显然是当年没有寄出去的信。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里面的信纸是那种老式的方格纸,上面的字迹娟秀工整,正是母亲如清的笔迹。墨涵的心脏猛地一跳,连忙认真阅读起来。

“爹,娘,女儿不孝,不能在身边伺侯你们。离开蓼南,实属无奈,还望爹娘原谅。文斌走了,我只剩下墨涵一个念想,可如今政策不允许,我只能将她托付给桂兰姐。桂兰姐是个善良的人,一定会好好照顾她。我知道,这个决定让你们失望了,也让桂兰姐受了委屈,但我别无选择。

我到北京后,一切安好,王仲明对我很好,他知道我的情况,也理解我的苦衷。我会努力工作,等将来条件允许了,一定会回来接墨涵,回来孝顺你们。

爹,娘,你们一定要保重身l。不要为我担心,也不要去找我,我怕给你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等墨涵长大了,我会让她回来找你们,认祖归宗。

女儿如清,一九八三年冬。”

墨涵的眼泪掉了下来,信纸被泪水打湿,字迹有些模糊。她能感受到母亲当年的无奈和不舍,感受到母亲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这封信,承载着母亲太多的情感,也解开了墨涵心中的许多疑惑。

“舅舅,我母亲当年,是不是很不容易?”墨涵哽咽着问。

陈如山叹了口气,坐在墨涵对面的椅子上,点燃一支烟,缓缓说道:“你母亲从小就懂事、要强。她是咱们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当年去北京上大学的时侯,全村人都为她骄傲。她和你生父陈文斌是在大学里认识的,两人感情很好,毕业后一起回到了蓼南,一个在公社当妇女主任,一个当技术员,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没想到……”

陈如山顿了顿,眼神里充记了悲伤:“一九八二年夏天,蓼南遭遇了特大暴雨,史河水位暴涨,很多村庄都被淹没了。你生父陈文斌主动请缨,去灾区指导村民抗洪救灾。那天晚上,山洪突然暴发,他为了救一个被困的老人,被洪水冲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墨涵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她终于知道,生父是为了救人而牺牲的,他是一个英雄。

“你母亲当时已经怀了你三个月,”陈如山继续说,“文斌走后,她悲痛欲绝,好几次都想随文斌而去,都被我们劝住了。我们劝她,为了孩子,也要好好活着。她看着肚子里的孩子,终于鼓起了勇气,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可是,当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你母亲已经有了文博,虽然文博后来夭折了,但政策规定,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公社领导找她谈了好几次话,让她把孩子打掉,否则就撤销她的职务,还要罚款。你母亲舍不得打掉孩子,又不想失去工作,更不想让家人跟着受牵连,所以才决定把你送走。”

“那文博是怎么回事?”墨涵问。

“文博是你母亲和文斌的第一个孩子,”陈如山说,“文博出生于一九八一年,长得虎头虎脑的,很可爱。可是,在他一岁多的时侯,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当时村里的医疗条件差,送到县城医院的时侯已经晚了,没能救活。你母亲因为这件事,一直很自责,总觉得是自已没有照顾好他。”

墨涵的心里充记了悲伤,她没想到,母亲的一生竟然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失去丈夫,失去长子,又不得不送走刚出生的女儿,这样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