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从十二中考进清北?”苏澄微微睁大眼睛,语气里带着惊讶和赞叹,“那也太厉害了!”
“嗐,我哪有没这能耐。
”王越盟挠了挠头,嘿嘿笑了两声,“我是机电大的,大二的时候在校外找房遇上阿舟,索性就合租了,又都是临海人,一来二去,自然就熟悉了。
”
王越盟是个健谈的人,苏澄从他口中,第一次了解到大学时期的江牧舟。
江牧舟修的是双学位,课不少,刚开始只能周末接点商业视频的活儿,后来课业轻松些,他趁假期拍了些人文纪录片,做起了自媒体。
在江牧舟的带动下,王越盟也尝试开设账号拍摄搞笑段子。
起初不温不火,但好在江牧舟很会抓热点,帮他重新定位视频受众,优化了叙事节奏,播放量很快涨了起来。
两个人的账号风格迥异,却都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双双突破千万关注。
王越盟本科读的是计算机专业,但他对写代码始终提不起兴趣。
到了大二暑假,学院突然下了死命令,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实习任务。
同学们纷纷向互联网大厂投递简历,就为了抢那种从早上八点干到晚上八点、一天才给70块钱的苦差事。
王越盟四仰八叉躺在沙发上哀嚎,大呼他不得不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贱卖自己。
这哪是实习?分明是新时代卖身契!
正骂得起劲,江牧舟不声不响地从兜里摸出一枚红艳艳的公章,盖在了王越盟的实习证明上。
原来江牧舟早就看到了短视频的发展前景,不仅自己运营账号,还成立了一家M机构,连主播都签了好几个。
王越盟一听就来了精神,立刻加入,两人分工明确,王越盟负责挖掘新人、谈合约,江牧舟则侧重视频内容创作和商务对接。
短视频拍摄并不需要高尖技术支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让普通人实现创作梦想。
正是看准这一点,他们计划毕业后就离开寸土寸金的北京,将工作室落户家乡临海市,还特别设计了适合短视频拍摄的实景影棚。
两位千万级网红坐镇,公司快速崛起,业务涵盖图文、短视频和直播三大板块,团队规模也发展到了几十人。
苏澄听完,目光投向不远处还在拷贝素材的江牧舟,心里不禁升起几分佩服。
短视频看似门槛不高,人人都能拍,但恰恰因为这样,竞争异常激烈。
她不知道王越盟的账号是什么,但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渡」在人文纪实领域,早已跻身顶流之列。
江牧舟就是这样一个人,既能将自身做到极致,又愿倾囊相授提携同行,这么多年,他一直没变。
这或许,也是他会被那么多人喜欢的原因之一吧。
王越盟没注意到苏澄游离的目光,他自顾自地掰着手指,如数家珍,“像记录情侣生活的‘美伢和小白的甜蜜日常’、专门模仿班主任训话的‘整栋楼就你们班最吵’,还有用长条西瓜特效演霸道总裁文学的‘首要任务是卸载洋柿子’,这些爆款账号可都是我们一手打造出来的。
”
他得意地扬了扬圆润的双下巴,语气里满是自豪,正想继续介绍他们的商业版图,身后突然传来一声“盟哥”。
一个瘦高的男生穿着干净的白色校服,黑色双肩包随意地搭在肩
上,快步从苏澄刚路过的布景区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