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重生在民国当医生 > 第117章 异界研究院,文化生根(第1页)

第117章 异界研究院,文化生根(第1页)

太乙万象阵的布成,如同为学宫披上了一层无形而坚韧的生机甲胄,将外界的恶意与窥探尽数隔绝于外。阵内,草木欢欣,人心安定,星源在如此环境的滋养下,恢复得极快,且对自身力量的控制也日渐精进。林怀远坐镇学宫,亲自督促星源的修行,心下稍安。

然而,他并未忘记另一个世界的承诺与责任。科技境那边,“传统医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在最高议会的支持下已初步完成,正亟待他这位创始人与精神领袖的指引。

这一日,林怀远于静室中盘膝而坐,分出一缕神识,依附于一枚特制的、蕴含着空间坐标与微弱太乙真气的玉符之上。这玉符通过信客维护的稳定通道,瞬间跨越无尽虚空,抵达科技境首都星那座新落成的、充满未来主义流线型设计的建筑——“太一传统医学研究院”。(注:为便于科技境理解与接受,名称稍作调整,取“太乙”谐音,寓含“本源、唯一”之意。)

研究院内,一间宽敞明亮的实验室中,一群穿着白色研究服、气质与地球学者迥异的研究员们,正围着一个全息投影平台,激烈地讨论着。投影平台上,构建着一幅极其复杂、不断闪烁微光的人体三维能量模型,无数细密的、代表着假设性能量通路的线条在其中蜿蜒穿梭。

“根据林宗师提供的‘经络’概念描述,以及我们扫描志愿者得到的微弱生物能量流数据,模型A-7试图构建一个符合流体力学与能量场分布规律的通路系统,但这里的能量汇聚点(假设的‘穴位’)与主干通路的连接逻辑,始终存在无法解释的能量损耗和悖论……”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名叫瑞恩,正指着投影中几处标红的不稳定区域,眉头紧锁。他是研究院首批招募的、对传统医学最具好奇心的年轻科学家之一。

他的导师,一位资深的生物能量学教授,摇头道:“瑞恩,我早就说过,这套基于‘气’、‘阴阳’的模糊理论,缺乏坚实的物理基础和数据支撑,很难用我们的科学语言进行精确建模。这或许只是一种古老的、朴素的经验总结,未必代表客观存在的系统。”

瑞恩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拿不出更确凿的证据,脸上写满了不甘与困惑。他本能地觉得,这套传承自另一个世界的古老智慧,绝非“朴素经验”那么简单,其中必然蕴含着某种他们尚未理解的、更深层次的真理。

就在这时,实验室中央,那枚承载着林怀远神识的玉符微微一亮,一道温和而清晰的身影由无数细微的光点凝聚而成——正是林怀远的神识化身。

“林宗师!”实验室内的所有人,无论持何种观点,此刻都肃然起敬,纷纷躬身行礼。林怀远在“理性殿堂”展现的神迹与仁心,早已征服了无数科技境民众,在这研究院内,他更是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望。

林怀远的化身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全息投影上那幅虽然精细,却显得颇为僵硬、缺乏“神韵”的经络模型,最后落在了年轻研究员瑞恩身上。

“汝之模型,重‘形’而略‘神’。”林怀远开口,声音直接响彻在众人的意识中,无需翻译。

瑞恩一愣,连忙恭敬地问道:“宗师,请问何为‘神’?在我们的认知里,能量运行必须遵循物理定律,有迹可循。”

林怀远微微一笑,化身抬手,指向投影中一处能量淤塞的标红区域:“汝观此处,按汝之模型,能量至此理应加速或转向,然实际数据却显示滞涩。汝可知为何?”

不待瑞恩回答,林怀远继续道:“因汝只计算了能量本身,却未考虑承载此能量之‘人’。”他的手指虚点,那投影模型旁,竟然开始自动浮现出一些新的、模糊的影像——那是代表着情绪波动的光晕(如焦虑的暗红色)、脏腑功能的虚影(如脾胃运化的土黄色光晕)、乃至外界环境(如室内空调导致的细微寒湿之气)的影响。

“此人近日思虑过度,心火偏旺,克制肺金,导致此条属于肺经的区域气机不畅;加之其脾胃虚弱,土不生金,进一步加剧此处之壅滞。”林怀远娓娓道来,将中医“五脏相关”、“七情内伤”的理论,与眼前冰冷的能量模型结合了起来,“汝之能量损耗与悖论,非模型之错,而是未将生命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的、与内外环境时刻交互的‘活’的系统。”

实验室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伴随着林怀远讲解而自行演变、补充着信息的投影模型。那些原本无法解释的标红区域,在加入了情绪、脏腑、环境等“变量”后,其能量滞涩的现象,竟然显得……合情合理!

瑞恩更是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脑中嗡嗡作响。他一直试图用静态的、分割的物理模型去套用动态的、整体的生命现象,自然是处处碰壁!

“医道,始于求知。”林怀远看向瑞恩,眼神中带着鼓励,“汝等勇于探索未知,以汝等之逻辑工具尝试解析,此心可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