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遇袭,虽凭体内《神农星辰图》本能护主,侥幸未遭毒手,但其力竭昏迷的景象,以及那具被制服后仍在不断尝试自毁、散发着冰冷与死寂气息的“暗影采集者”,如同一声惊雷,彻底打破了太乙学宫往日的宁静与祥和。
敌人不仅来了,而且手段诡异,目标明确,直指学宫未来的希望!
林怀远将昏迷的星源安置在自己静室旁的暖阁内,亲自设下禁制,又让小满挑选数名心细沉稳的女弟子轮流看护。处理完这些,他面沉如水,步履沉稳地来到学宫议事大殿。殿内,所有核心弟子与资深医师均已齐聚,人人面带忧愤,气氛凝重。
“师父,那机械造物已被完全禁锢,但其内部核心设有极强的加密与自毁程序,我们尝试破解,收获有限,只知其能量特征与‘净化遗民’同源,且具备极强的隐匿与空间跳跃能力。”一位精通机关阵法之学的长老上前禀报,眉头紧锁。
小满亦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后怕与坚定:“师父,此次幸得星源师弟天赋异禀,方能化险为夷。但敌暗我明,此类刺杀恐非最后一次。学宫日常防御,对于这种能完美屏蔽生命气息、无视常规结界探测的敌人,效果甚微。”
林怀远端坐于上首,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或愤怒、或担忧、或决然的面孔,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下了殿内所有的嘈杂:“敌酋已视星源为必除之‘变量’,常规防御,确已不足。”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然,我太乙医道,传承数千载,其核心,在于‘调和’二字。调和阴阳,平衡五行,扶助正气,祛除邪祟。此理,可用于治病,亦可……用于御敌。”
众弟子闻言,皆露疑惑之色。以医御敌?如何御之?
林怀远长身而起,袖袍无风自动:“传令,即日起,闭宫三日。所有弟子,听我号令,以整个学宫地脉为基,布——‘太乙万象阵’!”
“太乙万象阵?”众人面面相觑,从未听过此阵名号。
“此阵,非杀伐之阵,非困敌之阵。”林怀远解释道,语气中带着一种玄奥的意味,“其精髓,在于‘放大善念,净化恶念’,在于‘显化生机,排斥死寂’。”
他开始详细阐述布阵原理与步骤,众弟子越听,眼睛越亮,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林怀远是要将整个太乙学宫,视作一个巨大的“人体”。学宫之下纵横交错的地脉,便是“经络”;各处重要的建筑、药田、灵泉,便是“穴道”;而弥漫在学宫空气中,由万千草药散发出的灵韵药气,以及所有弟子、医师日常修行、治病救人所积累的仁心善念,便是运行于这巨大“人体”内的“气血”与“精神”!
“太乙万象阵”,便是以无上医道神通,引导、整合这一切,形成一个巨大的、温和而持久的生命力场!
第一日,定经络,锁穴道。
林怀远亲自出手,手持罗盘(融入神识的非凡罗盘),踏遍学宫每一个角落。他并非寻找风水宝地,而是以神识深入地下,精确感知地脉能量的流向、强弱与交汇之处。每确定一处地脉节点(相当于人体大穴),便命弟子埋下特制的“定元符箓”,此符以百年桃木为基,朱砂混合林怀远自身精血及多种安神定魄的草药粉末绘制而成,能稳固地气,引导能量有序流转。
同时,学宫主要的建筑如藏书阁、炼丹房、诊堂、弟子居所,以及核心药田、那株开花结果的古柏所在之处,皆被设定为“要穴”。林怀远带领众弟子,在这些“要穴”之上,以特定的轨迹刻画下凝聚的符文,并非攻击性符咒,而是“清心”、“辟秽”、“凝神”、“生机”等蕴含正面意念的符文,与地下埋设的“定元符箓”上下呼应。
第二日,行气血,聚精神。
所有弟子,无论修为高低,在林怀远的统一调度下,于学宫各处盘膝坐下,并非修炼,而是共同诵念《黄帝内经》中关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篇章,同时观想自身真气与学宫的地脉、与周围的草木生机相连,将自身那份治病救人的仁心、求索医道的诚念,毫无保留地注入这片土地。
小满则带领一批弟子,采集学宫内数百种草药清晨最新鲜的露水与花瓣,混合特制的香料,在每一个“要穴”处点燃巨大的药香。袅袅青烟升起,并非单一气味,而是成百上千种草药精华交融形成的、复杂而和谐的香气,这香气蕴含着强大的安抚、净化与生机勃勃的力量,随着地脉能量的流动,弥漫到学宫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日,阵成合一,万象更新。
当最后一道符文在学宫中央的祭天广场上刻画完毕,当所有弟子的意念与地脉能量、与草药香气达到一个和谐的共鸣峰值时,林怀远立于广场中心,也就是整个“太乙万象阵”的“膻中穴”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