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主角有反重力装置的动漫 > 第42章 半个省的电,只够它烧三天?(第2页)

第42章 半个省的电,只够它烧三天?(第2页)

“以原子智造为核心……相控反重力引擎……”一位主管工业的副总理摘下眼镜,反复擦拭着镜片,眉头紧锁,“这个方案的理论基础我们论证过,太过超前。而且,你们看这个资源需求清单,简直是要把我们未来十年的战略储备一次性掏空!风险太大了!”

一位身着军装,肩扛将星的老人猛地一拍桌子站起,直接对上副总理的目光,双眼死死盯着图纸上的武器平台扩展模块,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风险?我们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求稳!如果这能实现,我们讨论的将不再是区域拒止,而是从深海到太空的绝对控制!别说十年储备,就是二十年,也值!”

而坐在主位的老人,眼神却越过那些具体的参数,望向了更遥远的地方。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技术是中立的,但技术的代差,就是文明的代差。我们争论的不再是行不行,而是我们是否准备好了迎接这样一个未来,以及如果我们不接,别人接了怎么办。”

他沉默片刻,拿起桌上的红笔,只写了两个字。

没有犹豫,只有万钧之力,被盖上了鲜红的印章:批准。

第二天黎明,当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整个国家机器,这头沉睡的东方巨兽,被彻底唤醒。它以超越腾蛇项目数倍的恐怖效率,开始了疯狂的运转。

这一次,资源不再以吨或批次为单位进行调配,而是直接使用一个全新的量词:战略级。

正在南极执行冰川动力学科考任务的雪龙2号科考船,突然接到来自最高层,绕过所有中间层级的加密指令。船长和随船首席科学家陈敬之在密闭的船长室里共同开启,指令的内容让他们瞠目结舌。

“放弃原定科考计划,立刻转向北极冰架E-7区域。任务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钻取一块体积不小于五十立方米,纯度最高的万年蓝冰。该样本将作为天工一号原型机相控反重力引擎核心超导部件的唯一指定冷却介质与极限环境模拟材料。”

陈敬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起初气得浑身发抖,斥责这是对科研事业最野蛮的践踏。可当他的目光扫到指令附件中那仅有权限看到的“天工”二字时,他的愤怒瞬间凝固,转为巨大的震惊和敬畏。他扶着桌子,喃喃自语:“原来传说是真的……它真的开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

一支由最顶尖地质学家和特种兵组成的小队,乘坐最新型的武装直升机,在剧烈的气流颠簸中,冒险降落在了一座刚刚进入休眠期的活火山口边缘。硫磺的气味刺鼻,脚下的地面依旧滚烫得能烤熟鸡蛋。

“确认安全,博士,您只有三分钟!”队长用身体挡住一块滚落的碎石,对身后背着采样器的地质学家吼道。

“足够了!”地质学家眼神狂热,用特制的工具从火山口内壁采集那种呈现出奇特金属光泽的陶瓷状矿石。这是目前地球上已知唯一能在能量约束场瞬间崩溃时,承受住三万度以上高温而不熔化的天然物质。

它将被用于制造天工一号原型机引擎的核心安全壳,确保首次点火测试的绝对安全,防止任何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故。

能源的调配更是堪称疯狂。

国家电网紧急启动了代号昆仑的最高等级预案。一条全新的特高压输电专线,以每天推进上百公里的惊人速度,无视地形,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如同一条钢铁巨龙般,翻山越岭,笔直地刺向秦岭深处的伏羲基地。

这条专线不仅要满足工业母机制造原型机核心部件的峰值能耗,更重要的使命,是为后续天工一号原型机的首次充能和全功率测试提供稳定且冗余的能源保障。

当工业母机为了给原型机铸造第一块核心龙骨而首次启动的瞬间,远在千里之外的数个邻近省份的电网监控中心,都同时探测到了一个极其诡异的,仅仅持续了零点零几秒的全局电压骤降。

一位值班的年轻工程师看着那条几乎无法察觉的下陷曲线,挠了挠头,满脸困惑地嘀咕道:

“奇怪,感觉像是电网被什么史前巨兽,偷偷啃了一小口?”,他上报了异常,却只收到一句“一切正常,继续监控”的回复。

几乎在同一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