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一架直升飞机降落在伏羲基地的核心停机坪。
舱门打开。
一个瘦高的老人走了下来。
他头发灰白,胡茬凌乱,看起来有几周没有打理,一件洗到褪色的夹克挂在骨架分明的身上。
最扎眼的是他脚上那双布鞋,鞋面上还沾着几点尚未干透的黄泥。
这个人,与周围那些闪烁着冷硬金属光泽并充满未来主义线条的宏伟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显得格格不入。
他就是许崇山。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一句寒暄。
项目组的核心实验室内,气氛压抑。
数十位龙国在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泰斗,此刻都屏住呼吸,站姿拘谨。
他们的目光,全部聚焦在那个浑身散发着尘土味的老人身上。
许崇山的视线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停留超过一秒。
他径直走到那面铺满了整个墙壁的巨大数据光幕前。
光幕之上,正用最严谨的逻辑图和数据流,展示着工蚁计划目前面临的三大技术难关:
超大规模协同算法、低成本高功率动力核心、高强度仿生材料。
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球倒映着巨量的数据,但他的目光只停留了不到十秒,便移开了。
他没有理会迎上前来的项目技术总负责人老钟递过来的总览平板,而是径直走向角落里一个身穿数据分析组制服、气质冷静的年轻女人。
她就是林雪,声呐分析组的组长,以冷静高效着称,整个团队里只有她的小组在专门处理被其他人视为无用垃圾的物理世界噪音。
“把你的人上周测试7号传感器在-20°c到60°c温变环境下的原始漂移数据给我。”
许崇山的声音沙哑,语气介于命令和自语之间。
林雪没有丝毫迟疑,微微点头,立刻让身旁手忙脚乱的年轻工程师从终端调出一份几乎被遗忘的、布满噪点的原始报告。
许崇山接过平板,屏幕上那些在专家们看来毫无价值,只是杂乱无章的物理世界噪音,却让他看得无比专注。
一分钟。
五分钟。
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