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开局发明反重力的小说 > 第82章 高层质疑我?99.8%点火率,看我霸气回怼!(第1页)

第82章 高层质疑我?99.8%点火率,看我霸气回怼!(第1页)

第三日深夜,秦卫兵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他面前的桌上,放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措辞严厉的质询函,这是来自更高层级技术审查委员会的最后通牒。

“……技术路线过于激进,缺乏成熟理论支撑……建议暂停所有高风险试验,等待进一步评估。”

李德顺站在一旁,声音因愤怒而有些颤抖:“他们这是在从根本上破坏项目!轩辕计划每停一天,造成的损失都极其巨大!”

秦卫兵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远处那栋同样彻夜运行的大楼。那是海量数据处理的中心,是超级计算机“女娲”的核心机房,也是整个计划的核心计算与决策单元。他知道,最后的希望就在那里。

此时,在那个被秦卫兵寄予厚望的地方,气氛却异常紧张。环形全息投影墙壁上,无数幽蓝数据流快速向下滚动,将巨大的空间映照得充满未来感与庄严。空气中只有服务器低沉的嗡鸣和冷却系统循环的微响。

在马英昆提出那颠覆性的想法之前,这里曾是项目组最令人感到无助的地方。数十名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在这里奋战了几个月,试图用传统模型预测并控制等离子体的行为。

“不行,MHD(磁流体力学)模型又崩溃了!边缘扰动一开始,整个宏观模拟就产生了一堆无效数据!”一位年轻的博士生懊恼地捶了一下控制台。

“换粒子模拟(PIC)试试局部?”团队负责人建议道。

“试过了,组长。光是模拟边缘0。1毫秒的行为,女娲的算力就被占用了70%,这种方法根本无法用于全程实时修正。宏观模型与微观模型之间存在根本性的不兼容问题,我们没有能将它们连接起来的有效方法。”

这就是项目的核心矛盾:宏观与微观的割裂。MHD模型能进行宏观流畅的模拟,但无法表现微观粒子的逃逸;PIC模型虽然精确,但算力消耗极大,根本无法用于全程模拟。他们能掌握整体的宏观态势,却无法获取进行精确干预所必需的微观局部信息。

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之际,一直沉默的马英昆走到了机房中央。他感受着脚下合金地板传来的冰凉感,这能让他因高度运转而发热的大脑保持一丝清醒。他面前的全息投影并非杂乱的数据流,而是一个巨大的托卡马克装置三维结构图,上面布满了代表“不稳定点”的红色警示光斑。

“女娲,调出传统MHD模型和粒子模拟(PIC)模型,在左侧并行显示。”

两套无法兼容的模型出现在他左手边。马英昆看着它们,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机房:“放弃拼接,我们要做的是‘共生’。”

机房里的其他科学家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惊讶地看着他。

“各位,”马英昆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现在,我们要建立一个具有决定性预测能力的全新模型。我要建立一个动态域自适应耦合算法框架。以MHD为基础框架,在所有不稳定边界,实时嵌套PIC进行高精度计算。算法核心:当宏观模型预测的扰动梯度超过阈值0。8时,瞬时切换为微观粒子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作为修正参数反馈给宏观模型!”

这不是疑问,而是指令。短暂的惊讶后,团队负责人最先反应过来:“理论上可行,但这需要一个全新的数学框架来做转换工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