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夜,伏羲基地灯火通明,宛如白昼。
马英昆站在整个基地的核心:轩辕一号实验性反应堆的控制台前。
他的周围,簇拥着龙国物理学界最耀眼的头脑,那些曾经的质疑者,如今都成了他最坚定的执行者。
“老马,所有参数检查完毕,能量注入管道压力正常,约束场线圈温度稳定在-271。15摄氏度。”
那位曾第一个带头质疑的陈思源院士,此刻正一丝不苟地向马英昆报告。他的语气中,只剩下敬佩与信服。
“女娲,启动最后的模拟推演。”马英昆头也不回,命令简洁有力。
“模拟推演已启动。根据现有参数,点火成功率99。8%,约束失效概率0。01%。”
女娲超算毫无波动的电子合成音从扬声器中传来。
马英昆胸膛微微起伏,吸入的空气带着低温液氮的丝丝凉意与臭氧的金属腥气。
他的目光扫过控制台前,那些因为极度兴奋与紧张而微微泛红的脸。他们,即将在这个星球上,人为创造一个微缩的太阳。
他的目光越过人群,最终定格在不远处的秦卫兵身上。
他的眼神在问:这足以撼动世界的成果,以及它可能带来的一切风暴,你,准备好承接了吗?
秦卫兵的指尖微微颤抖,但很快被他攥紧在掌心。
他想起了高层会议上的字字千钧,想起了自己签下的军令状。失败,不仅是他个人的身败名裂,更是整个龙国未来数十年科技战略的重挫。
他迎着马英昆的目光,身形站得愈发笔直,宛如风暴中心屹立不倒的标杆。
他没有点头,只是回以一个坚定、承载着国家意志与个人荣辱的眼神。那眼神在说:去点燃它,我就是你的后盾。
马英昆回过头,按下了通讯器。
“轩辕计划,总指挥马英昆。我宣布,第一次点火测试,倒计时开始!”
指挥大厅里,连心跳声都仿佛被抽空了,只剩下服务器风扇的低沉嗡鸣,和宣告命运的合成音。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外的龙盾局总部,局长周爱国面前的电子沙盘上,代表伏羲基地的光点旁,一个被标记为“鱼鹰”的红色符号正静默蛰伏。
周爱国的视线在主屏幕的技术参数和这个红色符号之间来回切换,眼神沉稳如山。
“十,九,八……三,二,一!”
“点火!”
马英昆按下了红色的启动按钮。
一道幽蓝强光在反应室中心炸开!一团温度高达一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在无形磁场中奔腾、扭曲、旋转。
主屏幕上,数据流如瀑布般疯狂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