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深奥了,这已经超出了常规等离子体物理的范畴,进入了量子计算和超弦理论的交叉领域。
然而,讲台上的文若宇,眼中却瞬间爆发出亮光!
他知道,鱼,上钩了!
而且是一条远比他想象中更聪明、更强大的大鱼!
他非但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反而露出了棋逢对手的兴奋笑容。
他以秦卫兵的问题为起点,在白板上展开了更高维度的思辨。
“秦总工这个问题,问到了真正的核心!非局域性的相干崩塌,确实是我这个简化模型没有解决的难题。”
“但是,如果我们参考一下六年前,发表在《龙国物理通讯》增刊上的一篇论文,其中提出的动态拓扑绝缘体概念,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文若宇话锋一转,手中的笔在白板上飞舞。
“那篇论文的作者认为,通过构建一个动态变化的拓扑场,可以主动驱逐而非被动屏蔽量子隧穿效应。虽然那篇论文是用于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但它的思想,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等离子体约束中来!”
当文若宇说出《龙国物理通讯》增刊这几个字时,秦卫兵的身体猛地一僵。
会场上,一位老院士对身边的人低声问:“《龙国物理通讯》增刊?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么一篇重要的论文?”
他的助手立刻在数据库里检索,几秒后,脸色古怪地回报:“老师,找到了。作者……是秦卫兵。发表于六年前,当时他还是个本科生。因为理论过于超前,缺乏实验数据支撑,被所有审稿人打了低分,最终只发表在了几乎没人看的增刊上,总引用次数为零。”
轰!
秦卫兵的脑海里仿佛有惊雷炸响。
那篇论文,是他大学时代最得意、也最遗憾的作品。
那是他思想火花的第一次迸发,却因为过于超前而被整个学界忽视,是他心中一个尘封已久的、最深的秘密。
而现在,这个秘密,被文若宇在全国所有顶级物理学家的面前,轻描淡写地揭开了。
他并非在引用,而是在宣告。
他在用这种方式告诉秦卫兵:
我看到了你理论的起点,我知道你思想的源头。我研究你,远比你研究我,要早得多,也深得多。
在所有人的惊叹和议论声中,只有秦卫兵一个人,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他看着讲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青年学者,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并非猎人,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他或许才是从一开始就被瞄准的猎物。
喜欢开局反重力,国家求我造航母请大家收藏:()开局反重力,国家求我造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