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配合,最终在楼顶一个蓄水箱后面找到了目标。整个过程,陈默对环境细节的捕捉和风险预判,让卢卡斯这个战术专家都暗自佩服。
模拟结束,他们小组以最快速度、最低“伤亡”完成了任务,获得高分。陈默在环境阅读和风险规避上的表现,再次引起了教官的注意。
训练间隙,食堂里。陈默独自坐在角落,快速进食,脑子里还在复盘刚才模拟中的几个可以优化的细节。
“嘿,陈。”一个略带挑衅的声音响起。是来自某个东欧国家的学员,名叫安德烈,身材壮硕,性格张扬,积分排名一直在中游徘徊,对陈默近期的迅猛上升似乎颇为不满。“听说你射击很厉害?基层练出来的?是不是经常对付……嗯,街头小混混?”他话语里的暗示带着明显的轻视。
旁边的几个学员也看了过来,气氛有些微妙。
陈默抬起头,看了安德烈一眼,眼神平静无波,然后低下头,继续吃饭,仿佛对方只是空气。
安德烈被这种无视激怒了,脸上有些挂不住。“我在跟你说话!”
陈默咽下嘴里的食物,才淡淡开口:“吃饭时间。有事训练场说。”
他的反应过于平淡,反而让安德烈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脸色涨红,却又不好在食堂发作,只能悻悻地哼了一声,走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伊莎贝尔端着餐盘坐到了陈默对面,低声道:“别介意,安德烈就是那样,脾气冲。”
陈默:“没介意。”他确实没放在心上,这种级别的挑衅,比起沙漏的惩罚套餐,简直不值一提。
汤姆坐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眼神复杂。他原本并没太把陈默放在眼里,但最近的训练,尤其是实弹射击和环境模拟,陈默展现出的那种近乎本能的精准和敏锐,让他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这个沉默的中国警察,似乎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
第一阶段训练接近尾声,积分榜上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陈默稳居前三,与汤姆、伊莎贝尔的分数咬得很紧。安德烈等几个中游学员,看陈默的眼神愈发不善,私下里偶尔会有一些关于他“基层背景”、“运气好”的议论,但没人敢再当面挑衅。
陈默对此一律无视。他的目标明确且唯一:第一。任何无关的纷争,都是在浪费他宝贵的精力和时间。
在一次小组案例分析会上,针对一个复杂的跨国金融欺诈案,汤姆和陈默再次出现了分歧。汤姆主张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追踪资金流向,陈默则认为应该先厘清几个关键空壳公司注册代理人的背景和行为模式,他认为“人”才是关键。
“数据不会骗人!”汤姆有些激动。
“但数据会被制造。”陈默语气依旧平静,“注册代理人的行为模式,能反映出背后操控者的习惯和恐慌阈值。”
两人争执不下,小组讨论陷入僵局。
最后是伊莎贝尔打了圆场,建议双线并行。结果证明,陈默的方向更快地锁定了其中一个关键中间人,而汤姆的模型则在后续的资金拆分环节发挥了作用。
任务完成后,汤姆主动找到陈默,虽然语气还是有些硬邦邦的:“你那个‘看人’的方法……有时确实有效。”
陈默看了他一眼,回了两个字:“谢谢。”
这算不上友谊,更像是在激烈竞争和必要合作中,产生的一丝基于专业能力的、极其有限的认可和尊重。
训练营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高压之下,学员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微妙。有明争暗斗,有不服气,有短暂的结盟,也有像陈默、汤姆、伊莎贝尔之间这种别扭的、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初步了解。
喜欢侧写师陈默请大家收藏:()侧写师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