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第九天,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红军内部通讯系统(模拟)接收到一条匿名加密信息,直接发送到了陈默小组的终端。信息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个坐标,以及一个时间:明晚23:00。
坐标经过核实,位于圣斯特凡诺镇边缘,一个废弃的修道院院内。
小组内部瞬间炸开锅。
“这是谁发的?”汤姆首先质疑,“蓝军的陷阱?还是我们内部有人……”
“内部泄密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卢卡斯语气严肃,“但如果是真的,这可能是直捣黄龙的机会。”
伊莎贝尔分析信息本身:“发送方式隐蔽,内容极简,符合高风险联络特征。但无法验证真伪。”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陈默身上。
陈默盯着那个坐标和时间。直觉告诉他,这太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蓝军刚刚成功干扰了另一个小组,此刻又送来如此“精准”的情报,时机巧合得令人怀疑。但万一呢?万一是某个良心发现的内部人员,或者是不满分配的下层成员提供的真实线索?错过这个机会,任务可能失败。
信任的裂痕在这一刻显现。不仅是对信息源的信任,更是对团队内部、对整个系统安全性的信任。
“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这个匿名信息。”陈默最终开口,声音沉稳,“但也不能完全无视。调整计划:卢卡斯,制定一个针对该坐标的远程监视方案,需要最低限度的资源投入,确保隐蔽。汤姆,继续从正面调查彼得罗维奇在圣斯特凡诺的关联,寻找佐证。伊莎贝尔,尝试反向追踪信息源,虽然希望渺茫。”
“如果监视确认有异常活动呢?”汤姆追问,“我们是否行动?”
“到时根据监视反馈再议。”陈默没有把话说死,“在确认情报真实性之前,不轻易动用主力。”
新的指令下达。小组怀着疑虑和一丝期待分头行动。
远程监视建立起来,画面传输回来,废弃修道院在夜色中一片死寂,毫无动静。汤姆那边的正面调查进展缓慢,彼得罗维奇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活动变得更加隐秘。伊莎贝尔对信息源的追踪毫无结果,如同石沉大海。
时间一分一秒指向匿名信息指定的时刻——明晚23:00。
整个小组,连同在指挥中心关注进度的教官,都将注意力投向了那个遥远的、寂静的监视屏幕。
二十三点整,监视画面依旧没有任何变化。修道院残破的轮廓在月光下清晰可见,院内杂草丛生,没有任何人员或车辆活动的迹象。
“果然是陷阱。”汤姆泄气地靠在椅背上。
卢卡斯也松了口气,但眉头未展:“蓝军这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测试我们的反应。”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闹剧就此结束时,异变突生!
监视画面边缘,修道院侧面一段坍塌的围墙阴影里,毫无征兆地闪了一下微弱的红光,像是某种电子设备指示灯,持续了约两秒,然后彻底熄灭。若非监控设备灵敏度极高,几乎无法察觉。
几乎同时,基地的模拟网络攻击警报尖锐地响起!“数据流”教官冷峻的声音通过广播传来:“红军指挥系统遭到蓝军针对性网络渗透,部分非核心数据库访问权限丢失。判定:因未能及时识别并阻止渗透,红军情报获取能力下降百分之十五,持续至本任务结束。”
小组众人愕然。
陈默立刻将修道院的红光与网络攻击联系起来。“声东击西……那个匿名信息,可能不仅仅是干扰我们的注意力……它本身就是一个信标,或者一个触发机制的一部分?”
蓝军的策略比他们想象的更深一层。他们不仅仅在模拟犯罪,更在模拟针对执法部门的反制手段。
任务评估尚未结束,但信任的基石又有些动摇。匿名信息从何而来?蓝军如何能如此精准地利用红军的内部通讯漏洞?是否存在他们尚未知晓的规则,或者……更糟糕的情况?
喜欢侧写师陈默请大家收藏:()侧写师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