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侧写师的三观还好吗 > 第93章 无声的较量(第1页)

第93章 无声的较量(第1页)

绑架案的成功介入,像一针强效兴奋剂注入了培训班的脉络。学员们眼中多了血丝,也多了更锐利的锋芒。真实的硝烟味驱散了最后一丝模拟演练的隔阂。王卫国专家不再过多讲授理论,而是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对真实案件碎片的高强度分析中。

第七日,课程内容变为对一宗沉积旧案的联合攻坚。

投影屏上展示的是五年前一起悬而未决的女性失踪案。案卷材料浩繁却杂乱,走访笔录、物证照片、技术报告堆积如山,有效线索却寥寥无几。

失踪者:李静,25岁,S市城东区某公司文员,社会关系非常简单。

最后现身:下班后离开公司,监控显示其进入地铁站后失去踪迹。

可疑点:其租住公寓门锁有极其细微的技术性开启痕迹(当时技术未能明确认定),床头柜抽屉内少量现金未动,但一本私人日记缺失。

多年调查:排查所有已知社会关系人,均有不在场证明或动机不足。案件陷入僵局。

任务:重新梳理所有卷宗,寻找被忽略的线索,提出新的侧写方向和侦查建议。时间:三小时。但是允许有限度的进行讨论。

这次也是实战,而且不是个人战,而是对整体分析能力和耐力的考验。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学员们快速分工,有人负责梳理时间线和人际关系网,有人专注研究那模糊的门锁痕迹照片,有人反复阅读浩如烟海的询问笔录。

陈默主动选择了那本缺失日记的相关资料。他调取了失踪者同事、朋友关于其日常习惯和那本日记的所有描述碎片。

何锋则专注于门锁痕迹和技术开启的可能性,试图用更新的知识去重新评估这一关键物证。

林薇负责整合人际关系网,试图找出任何微弱的矛盾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海量的信息几乎要将人淹没。最初的兴奋过后,疲惫和焦躁开始滋生。旧案之所以成为旧案,就在于其线索的稀薄和误导性。

“社会关系太干净了,几乎找不到突破口。”一个学员揉着太阳穴低语。

“门锁痕迹还是无法百分百确认,当时的取证照片清晰度不够。”

“日记…每个人说的内容都差不多,就是记录日常心情,没什么特别。”

陈默的目光扫过那些关于日记的碎片化描述:

“小静喜欢在日记里写点小诗…”

“她好像前段时间在日记里提过有个奇怪的读者总给她博客发私信,她有点烦…”

“那本日记是咖啡色的软皮封面,她很宝贝的…”

奇怪的读者?博客私信?

陈默立刻举手:“王老师,我需要查询失踪者当年使用的博客平台记录,重点筛查案发前三个月内的私信交互记录。当时的调查可能忽略了网络虚拟关系。”

王卫国眼中精光一闪,立刻示意工作人员去协调申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