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凤驾亲征
萧国公府门前的血迹尚未干涸,抄家清算的旨意已如雷霆般传遍朝野。萧远道通敌叛国,证据确凿,其家产抄没充公,男丁十五岁以上皆斩,女眷及幼童没入官奴,一应党羽皆按律严惩。这场血腥的清洗,如同凛冽的寒风,瞬间涤荡了朝堂之上盘踞多年的腐朽气息,也让所有心怀异志者噤若寒蝉。
然而,凤清夜并未沉浸在铲除内奸的快意之中。北境传来的军报一日紧过一日,楚凌风虽凭借悍勇和地利稳住了镇北关防线,但狄戎大军如同跗骨之蛆,攻势一波猛过一波,军中伤亡日渐增多,关隘已显疲态。更令人忧心的是,军报中提到,狄戎军中那位神秘的“高人”似乎又有了新的动作,几次小规模的战术调整都极为刁钻,让楚凌风应对得颇为吃力。
“不能再等了。”偏殿内,凤清夜将最新一份染血的战报拍在案上,目光扫过面前几位重臣。经过萧家之事,留下的官员大多面色恭谨,不敢直视她的目光。“朝廷内患已除,当全力应对外侮。楚将军孤军坚守已久,若再无援军,镇北关恐有闪失。关隘一破,狄戎铁骑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兵部尚书颤声出列:“娘娘明鉴,王都督所率中军已加快行程,但粮草辎重繁多,最快也需十日方能抵达前线。是否……再催促一番?”
“十日?”凤清夜摇头,声音斩钉截铁,“北境将士等不了十日!本宫决定,亲率一万禁军精锐,轻装简从,驰援镇北关!”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娘娘三思啊!”几位老臣慌忙跪倒在地,“陛下年幼,国赖长君!娘娘乃万金之躯,岂可亲赴险地?战场刀剑无眼,若有闪失,国本动摇啊!”
“万金之躯?”凤清夜站起身,走到殿中,她身上似乎还带着昨日厮杀后的淡淡血腥气,“将士们的性命,就不是性命了吗?他们可以为国捐躯,本宫为何不能亲临前线,与他们同生共死?!”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和决心,“国本动摇?若镇北关失守,山河破碎,那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她目光锐利地看向众臣:“本宫意已决!不必再劝!朝中政务,暂由三位阁老并周珩等共同协理,遇不决之事,八百里加急送呈前线!本宫离京期间,京城防务由墨影全权负责!”
墨影单膝跪地,声音低沉却坚定:“臣,誓死守卫京城,等候娘娘凯旋!”
命令既下,整个皇城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飞速运转起来。一万最精锐的禁军被挑选出来,配发最好的战马和武器,只携带十日干粮和必备的箭矢药品,一切从简。宫人们为凤清夜赶制了一身合体的银白色软甲,外罩墨色绣金凤斗篷,她褪去宫装,青丝高束,英姿飒爽,眉宇间再无半分柔弱,只有凛然的杀伐之气。
三日后,辰时,京城北门外,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一万铁骑肃立无声,只有战马偶尔发出的响鼻声和旗帜被风吹动的猎猎作响。士兵们看着点将台上那道银甲墨氅的身影,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与狂热。正是这位女子,以雷霆手段肃清朝纲,诛杀奸佞,如今更要亲率他们奔赴沙场!士气和斗志,已被提升至顶点。
凤清夜没有多余的言辞,她端起一碗烈酒,面向北方,朗声道:“这碗酒,敬北境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敬即将随本宫出征的儿郎!此去,唯有死战,不退狄虏,誓不还朝!干!”
“干!”
万众一声,声震四野!酒碗摔碎的声音清脆而决绝。
“出发!”
凤清夜翻身上马,一拉缰绳,骏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随即如同离弦之箭,率先向北驰去!身后,一万铁骑如同决堤的洪流,滚滚向前,马蹄声如同惊雷,踏碎了京畿的宁静,带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奔赴那片血与火交织的疆场。
京城百姓夹道相送,目光复杂地看着这支特殊的军队和那位一马当先的女统帅。有担忧,有期盼,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
墨影立于城头,望着那逐渐远去的烟尘,面具下的目光深沉如海。他轻轻抚过腰间剑柄,低声自语:“娘娘,定要平安归来。”
而与此同时,北境镇北关外,狄戎王帐之中,一名身着中原服饰、面容笼罩在阴影中的谋士,正对狄戎王低声禀报着什么,他的左手手腕处,隐约可见一抹火焰形的青色印记。狄戎王听着,脸上露出了狰狞而贪婪的笑容。
凤驾亲征,如同一颗投入命运棋盘的重磅棋子,彻底搅动了北境的战局。一场更加惨烈和复杂的较量,即将在苍茫的边关上演。凤清夜的到来,是力挽狂澜,还是……更深陷阱的开始?无人知晓。唯有呼啸的北风,卷着硝烟的味道,预示着大战将至。
喜欢凤弑九天:女帝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凤弑九天:女帝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