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素子离去后,凤清夜并未急于清点那份厚礼,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万卷楼”这个信息上。城主府副城主亲自提及,绝非无的放矢。对于目前缺乏系统传承、主要依靠自身摸索和零散信息拼凑前路的她而言,先贤的感悟笔记,或许比一部直白的功法更有价值。
休整一日,将状态调整至最佳后,凤清夜便动身前往城北。
万卷楼并非位于青岚仙城最繁华的地段,反而有些偏僻,是一座古朴的九层石塔,外观斑驳,爬满了岁月的痕迹,与周围较为光鲜的建筑相比,显得格外沉静内敛。塔身隐隐有阵法波动流转,显然并非可以随意进出之地。
塔前并无守卫,只有一名须发皆白、昏昏欲睡的老者趴在一张木桌上,气息如同凡人,但能在这等地方看守,又岂会是寻常老人?凤清夜神识微探,却如泥牛入海,感知不到任何灵力波动,这让她心中更多了几分慎重。
她走上前,恭敬一礼:“前辈,晚辈欲入楼观书。”
老者眼皮都未抬,懒洋洋地伸出枯瘦的手指,敲了敲桌上的一块玉牌,上面刻着入楼规条:一层十灵石一日,二层五十灵石,三层百灵石,以此类推,越高层费用越昂贵。且不得损坏典籍,不得私自拓印,不得在楼内动武。
价格不菲,尤其是对于低阶修士而言。但这反而说明了楼内藏书的价值。
凤清夜缴纳了足够在三层阅览三日的灵石。老者这才微微抬眼,浑浊的目光在她身上扫过,递给她一枚临时通行玉符,挥了挥手:“进去吧,规矩都懂,莫要自误。”
手持玉符,凤清夜踏入万卷楼一层。内部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宽敞,显然是运用了空间扩展阵法。一排排巨大的书架林立,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玉简、兽皮卷、甚至还有古老的竹简和丝帛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灵木特有的清香。稀稀落落有几位修士正在安静翻阅,个个神情专注。
她没有在一二层停留,那里多是些基础功法、常见法术解析、地理志异、灵草图谱等,虽然包罗万象,但对目前的她而言,意义不大。
径直走上三层。这里的空间小了许多,书架也更显古朴,典籍数量锐减,但每一份都散发着淡淡的灵光或古老的气息。浏览了一下分类,多是些金丹期以上的修炼心得、游记、阵法推演、丹道杂论,甚至还有一些关于上古秘闻、天地规则的猜想残篇。
凤清夜静下心来,开始沉浸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古老记载之中。
她首先寻找与金丹修炼相关的笔记。一位号“抱朴散人”的金丹后期修士的游记吸引了她的注意。其中提到:“金丹非止于丹,乃修士精气神与道相合之结晶。品质高低,关乎本源,亦关乎‘道种’之凝。天品金丹者,丹内自蕴一丝规则雏形,是为道种之基……”
“道种?”凤清夜心中一动,内视自己那枚金红金丹,其内凤凰火焰生生不息,隐约间似乎确实蕴含着一丝独特的韵律,莫非那就是火焰规则的雏形?这为她理解自身金丹品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她又找到一枚残破的玉简,是一位不知名修士关于“神与丹合”的论述:“寻常修士,以神御丹,丹为器用。然上乘之道,当以丹养神,神丹合一。丹动即神动,念起则丹随……此境,非丹蜕神婴不可企及,然金丹期亦可初窥门径,强化神识与金丹之联系……”
这正暗合了凤清夜以《涅盘经》淬炼神识,试图更深层次掌控金丹的摸索方向,让她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除了金丹修炼,她也广泛涉猎其他杂谈。在一本名为《星海拾遗》的古老兽皮书中,她看到了一段关于“异界侵蚀”的模糊记载:“……虚空并非虚无,时有裂隙生灭,偶有异界气息渗入,污秽灵气,扭曲心智,其力阴寒诡邪,常伴低语惑心……上古有大战,封禁裂隙无数,然岁月流转,封印亦有松动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