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李承乾和侯海棠两人的苦口婆心,最终孙思邈同意站出来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于是,李承乾和侯海棠两人将孙思邈转移地方,先去东宫,然后再慢慢将孙思邈带出皇宫。第一站,三人去的地方是侯君集的地方,将孙思邈所知道的,转告给了侯君集,然后商量对策。第二站,李承乾和侯君集出发前往长孙无忌府邸找长孙无忌,而侯海棠和孙思邈留在侯府。虽然长孙无忌现在可能更多的是偏向李泰的一方,但李承乾现在只能找他。“高明,你怎么来了?”长孙无忌好奇看着李承乾。更好奇的是,侯君集竟然也一同过来。李承乾和侯君集两人的关系无人不知的。但平日为了避嫌,两人也没有在大庭广众下过多来往。今日竟然两人联袂而来找自己,真是让人感觉意外和震惊。“舅父,打扰你了。”“外甥有重要的事情找你商量。”李承乾恭敬向长孙无忌行礼。一旁的侯君集也是微微一礼。“嗯”“到书房聊吧。”长孙无忌沉默片刻,沉声道。估计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不然李承乾不会和侯君集一起来的。哪怕他现在心中已经偏向李泰,但也不会把鸡蛋投在一个篮子里。“谢舅父。”李承乾心中一喜,和侯君集对视一眼,跟长孙无忌前往书房。书房内。“高明,发生了什么事?”长孙无忌神色郑重道。能让李承乾将侯君集带过来找自己,此事必定不简单。“舅父,你上次见父皇的时候,可发现一直照顾父皇的孙药王不在?”李承乾沉声道。话需要一步步说的,而不是一下子说完,以至于别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长孙无忌眉头微皱,脑海里浮现出那天的情况。虽然那天他的心神都注意着李二,但还是注意了屋内的情况。当时长孙皇后在屋内,但是一直照顾李二健康的孙思邈却不在其中。按理说,现在皇帝的情况那么严重,孙思邈不应该在离开才对,怎么会不在?“他被李泰软禁在后宫当中”李承乾沉声道。将从孙思邈那里得来的消息告诉长孙无忌。不过,却添油加醋多说了一点,说得好像就是李泰使得李二剧毒加重的。不过长孙无忌那里不懂李承乾这个人,几乎都是看着他长大的,说的东西有多少能信他还是明白。“这么说,青雀那边嫌疑很大?”长孙无忌沉声道。如果是青雀使得皇帝中毒加剧的话“舅父,我知道你心里支持的对象除了我,还有青雀。”“而青雀,这段时间的表现也不错,大家也都看在眼里。”“但是,您和父皇感情何其深,能容忍被青雀如此欺辱父皇?”“再者,若是真是青雀使得父皇中毒加剧的,您要支持这样的人吗?”李承乾一看长孙无忌没有因为自己添油加醋的说辞打动,当即就打出感情牌。父皇和很多大臣的感情都是很好的,都是一起经历过磨难走出来的。平日间除了君臣关系,还有那种若有若无的友情在里面。而且,更重要的是,长孙无忌不会支持一个如此没有人性的人。an五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敢毒害,如此没有人性,谁敢支持这样的皇帝?保不准哪天对他们下手都没有任何怜悯之心,也没有任何的底线可言。“这事我会慎重考虑!”“你可以先去说服其他的大臣了。”长孙无忌深吸口气,沉声道。没有答应,但仿佛又是答应了李承乾。让李承乾先去说服其他的大臣,可见已经是有了想法。可能是想要确定什么事情,故而并没有当场答应。“谢谢舅父!”李承乾松了口气。虽然没有听到准确的答复,但八九不离十了。而且长孙无忌这个人善于明哲保身,知道单是他支持自己没用,想要看更多的大臣同意才会一起同意。n所以李承乾没有过多留下,当即和侯君集离开,去杜府。“拜见杜相!”李承乾礼仪非常恭敬。比往日任何时候都还要恭敬。“太子殿下?”“侯尚书?”杜如晦被突如其来的两人吓了一跳。两人突然到来让他感觉不对劲,感觉有大事要发生。“杜相,之前关于您身体的事情,我再次向您表示道歉。”李承乾沉声道。再次向杜如晦表示抱歉。以前是他垂涎杜妙颜的美色,想要以杜如晦的身体健康来要写杜妙颜同意嫁给自己。但后面孙思邈救不了杜如晦,反而给李恪出手救了杜如晦,造成他和杜如晦的感情破裂。现在过来求杜如晦,他必须将态度放低,好让杜如晦能够同意自己的请求。“太子客气了,老夫从没有放过在心上。”杜如晦连忙扶起李承乾。他是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已经没有将李承乾放在心上。曾经的事如烟而逝,现在应该是怎么样,就应该是怎么样。“谢杜相海量。”“这次找杜相,其实是有一事告知”李承乾感谢。然后将刚才在长孙无忌那里说的话再说一遍。“什么?”“你说陛下昏迷很有可能是魏王致使的?”杜如晦惊呼出声。反应比长孙无忌还要激动。想到李二的样子,他的眼睛都红了。“是的。”“孙药王亲自说的,杜相可以亲自问他。”李承乾沉声道。心中一喜,感觉大事可成。“好,你有什么打算?”杜如晦虽然激动,但还没有失去理智。看李承乾和侯君集亲自到来,就知道事情不简单。“我想这样子,大后天早朝的时候”李承乾详细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他准备,今天尽可能说服更多的大臣,如果有哪些大臣需要证明的,明天带孙思邈跟他们见见面。然后,大后天早朝的时候发难,将李泰赶下皇位!“我明白了,你去找其他人说吧。”杜如晦沉声道。他同样没有明确表态。但看他的样子,差不多也算是答应。李承乾大喜,离开杜府。然后去找房玄龄、程咬金、尉迟敬德等等。不过,如此大规模的见各位大臣,宫中的李泰怎么可能一点都没有察觉?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