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要不你去 > 第993章:拜访李靖(第1页)

第993章:拜访李靖(第1页)

李恪的话很对。哪怕是杜如晦这些不想战争的大臣,也不好反驳。除非他们能够解决李恪之前提出的那几个问题,否则也只能听李恪的。毕竟李恪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要给大唐的百姓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朕决定先进行军队改革!”“现在大唐不需要太多人耕耘了,府兵制度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国情。”李恪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说那么多,主要还是关于军队的改革。府兵制度已经不适合大唐的国情,李恪要对此进行改革。组建常备军,骑兵,火铳军,海军等等,以后希望能够出现空军。“陛下,这个李将军不在这里。”众人面带难色。其实还是想劝劝李恪的。但是看了看周围,最终目光落在李勣这个兵部尚书的身上。李勣也不是傻帽,当即也没有赞同李恪的说法,说李将军不在。wp李将军,自然是军神李靖了。“朕知道,朕现在先问问你们文官的意见。”李恪点点头。大唐的文官和武官其实还不是很分明的。有些文官担任着武官的官职,有些武官担任着文官的官职。就比如李靖,他是武官,但同时也是右仆射,地位尊崇无比。可李靖也聪明,以年老为由,几乎很少上朝,除非说要开战他才会上战场。对此,李二在位的时候很满意,李恪上任之后也很满意,并没有想过收回他右仆射之职。当年长孙无忌可是对右仆射之职垂涎至深,还以为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可惜了最终却被李二看穿。“臣尊重武官的意见。”杜如晦看了看众人,讪讪道。大唐虽然没有严格区分文官和武官。但是文官的事情和武官的时候如果区分开来,最好不相互干扰。特别是面对李靖的时候,现在李靖还是文官之中的右仆射,大家都很给李靖的面子。李靖打出来的名声,在军队中的名声还是稳压李恪一头的。an五“臣等尊重武官的意见。”一众大臣见状,也纷纷点头。李恪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打发他们都离开。随后让人带上礼物,前往李靖府,亲自拜访李靖。李靖年纪很大了,一直以这个原因不上早朝,是为了避嫌,也是真的老了。随着李恪到来,李靖率领着一家大小迎接李恪,邀请李恪进去坐,备好上等的茶水。“陛下怎么有空到老臣这里?”李靖年纪大了,看上去精神还是不错。竟然还养了一个老虎做宠物,真是难得少见。长安城养宠物的不少,但是养老虎这种攻击力大的好像只有李靖一人。“有件事找你商议一下。”李恪笑道。接过李夫人递过来的茶水。“陛下叫老臣进宫一趟不就行了吗?”李靖顿感惶恐,感动得起身行礼。“朕刚好想要出宫走走。”李恪笑了笑。安慰他坐下就行。以李靖的身份,他无需如此的。但他还是做做样子,让李恪感动不已。有些人,就算是给他更大的权力也不慌的。只要是忠心,为大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那么就支持。“那陛下是因为何事呢?”李靖坐回位置,但表现得更加恭敬。“军队改革!”“朕想废除府兵制,将大唐军队划为常备军”李恪缓缓将自己的想法说出。也看着这个军方第一人的脸色,看看他会觉得怎么样。“陛下,府兵制来历已久,符合我们的国策,为何要贸然改革?”李靖不解。对李恪的想法并未提出意见。但突然改革府兵制,他还是觉得很奇怪的。府兵制是成熟的,是大唐能够从混乱之中走出来的成熟经验。如今依靠着府兵制,不仅是百姓能够有吃有喝,朝廷也逐渐变得繁荣昌盛。“驿站罢工,江南水灾等事,朕对那些世家就没有任何让步。”“从这两点里,朕看出了一点,天下民心已经逐渐掌控在朕的手中,他们不过是老去的老虎,所以朕觉得,天下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去运行。”“还记得朕之前提出过,百姓多向朝廷提供援助,老人到达一定的岁数,朝廷给出一定的金钱赡养吗?”李恪没有直接说原因,而是从其他方面说出来。李靖是武官,也有文臣的政治理念,李恪希望他能够自己理解。“可这个与军队改革有什么关系?”李靖一时间没有办法理解。关于李恪之前提出的想法,他也是听过的。虽然觉得很完美,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过于理想。实不相瞒,李靖甚至听到过一些人嘲笑李恪的想法,觉得幼稚。这种如同仙国一般的社会现象,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朝廷没有那个钱支持。所以李恪的想法提出半年之久,朝廷也就有声势而已,并没有见到过实质的成绩。下面的百姓从一开始的翘首以盼,到现在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也不觉得有可能实现。不过好在,关于李恪的想法,长安城的百姓知道更多,并没有广泛向全国各地传出去。看書喇长安城的百姓都是非常忠心李恪的,对李恪的这点异想天开的想法,也就是想想而已,心中并没有降低李恪的印象。反而有些人觉得李恪是真正想要百姓过得好的。“有关系!”“朕想要通过战争,推动朕之前的想法。”李恪正色道。“陛下,臣还是不解。”李靖想了想,却还是想不明白。他有信心让大唐战必胜,但却想不通战争能够使得李恪的想法实现。战争不是会使得大唐的人口变得更低,不是使得大唐的经济更加萧条吗?“朕发起战争,对战败国要求赔偿,用战争获得的大额钱财,推动大唐的民生发展,你觉得可以吗?”李恪沉声道。将想法大致提出来。以李靖的见识,不会听不懂他所说的。“嘶”“陛下这个想法”李靖倒吸口凉气。他明白了,明白了李恪的想法。竟然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大量的金钱,从而推动大唐的民生发展。以战养战,以别国的衰败,创造自己国家的繁荣,令大唐天下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战争是残酷的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