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要不你去 > 第1107章:楼兰圣女再相见(第1页)

第1107章:楼兰圣女再相见(第1页)

一国成为另外一国的藩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大唐和吐蕃两国共同向外宣告,周围的国家都知道这件事。吐蕃内。大法师得知消息之后,当即不再淡定。他难得走出宫殿,向吐蕃王宫的方向走去,面见松赞干布。“赞普,何故成为大唐藩国?”大法师的声音难以平静,沉声道。“大法师,这是朝廷的事,你越界了。”松赞干布看大法师的样子,平静的神色下无比开心。终于都看到大法师这个秃驴不淡定了,真是难得啊。“这不是朝廷的事,这是吐蕃天下百姓的事。”“作为吐蕃的一份子,贫僧并没有越界,贫僧也反对成为大唐的藩国。”大法师沉声道。他很难理解,松赞干布是怎么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说服大臣们成为大唐藩国的。明明吐蕃的大臣当中有不少是投靠自己的,是虔诚信佛的,可为什么自己还是不知道?对此,大法师很难淡定,对松赞干布也好像是看不透一样,感觉和自己认识的那个松赞干布不同。大唐周边诸国。“混账!”“吐蕃太过分了!”“我们联盟刚刚破裂,他就投靠大唐,此为何意?”“利用我们诸国,消磨我们诸国,这一切都是他吐蕃之前提出来的,他玩我们吗?”诸国皆是愤然。对吐蕃突然成为大唐的藩国感到无比愤怒。七国联军,主要是吐蕃带头,然后针对大唐进行制裁。如今他们钱出了一大批,士兵也死了一万多,最终联盟崩了,他吐蕃却成为了大唐的藩国?怎么感觉就像是中了吐蕃的圈套一样,像是被大唐和吐蕃联手合作。大唐境内。百姓们得知吐蕃成为大唐的藩国,皆是激动高呼。大唐越是强大,他们的自信心就会越强,民族心也会越强。百姓再次高呼李恪的英明,对画卷一事已经差不多忘记,都是心向李恪。其中,关于画卷之中的卍字,如今虽然还是没有证据,但是普遍认为是西天佛在暗中指使。此事影响挺大,大半大唐的百姓们都有关注。不过不影响大唐的正常发展,帝都大学还在积极为大唐的发展而努力。这一日。楼兰圣女慌张从自己办公室走出。她从楼兰国接到紧急信息,要第一时间转告给李恪。为此,楼兰圣女丢下手中的工作,动用帝都大学教授的特权进宫面见李恪。“陛下,楼兰国急报。”楼兰圣女气喘吁吁说道。她将手中的信件交给李恪。李恪接过,但却有点无语。楼兰国专属文字,他看不懂。“高昌国发动战争,已经吞并了两个国家,如今强行要求楼兰国投降高昌国,否则灭掉楼兰国。”楼兰圣女大致解释。西域的情报要传来大唐,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哪怕是现在公路通往高昌国,依旧还是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消息传来到楼兰圣女的手中,楼兰国可能已经被高昌国吞并。故而楼兰圣女才显得这么火燎火急。“高昌国竟然有这样的实力?”李恪感到意外。西域三十六国,个个都是小国。他们相互之间相处了好多年,一直和平中带着摩擦。虽然一直是高昌国强大,但高昌国吞并其他国家的,还是第一次。“陛下,还请救一救楼兰国。”楼兰圣女恳求道。面对自己的母国将被灭亡,她心中刀割。哪怕是在大唐待了那么久,心依旧还是楼兰国的。根的地方,无论人走多远,都会想念根所在的地方。“圣女,国之战事,你应该也懂。”“朕就算是有心想要救楼兰国,也需要从长计议。”李恪平静说道。关于楼兰国一事,李恪表示默哀。但国之大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定的。哪怕是自己有心帮助楼兰国,但依旧是各种准备。打仗从来没有简单的,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需要朝中大臣的谋划。“陛下,请您务必救我楼兰国。”楼兰圣女明白。但还是希望李恪能够帮忙。李恪作为大唐的皇帝,一言九鼎。只要李恪肯出兵,那么大唐的其他大臣几乎不会反对。因为李恪的声望足够,在大唐的朝堂中可以一言堂。“圣女,如果大唐出兵,有什么好处?”李恪沉吟片刻,问道。诸国开战,讲究的就是利益。如果利益足够,出兵楼兰国也不是不行。“陛下有什么需要?”楼兰圣女没有意外。还开心李恪能够这样问。只要条件足够,那么楼兰国就有救。“第一,大唐出兵是你们楼兰国请求帮忙的。”“第二,此战之后,大唐可以在你们楼兰国驻军。”“第三,按照之前说的,出兵期间大唐士兵需要的粮食你们出。”李恪提出三个条件。西域三十六国,尽管经常有摩擦。但对于敌外还是很团结的,会一致对外。大唐需要一个合理的出兵理由堵住西域诸国的口。“可以!”“我以楼兰国圣女的名义请求大唐天可汗陛下出兵!”楼兰圣女脸色一正,沉声道。以圣女的和国王平起平坐的身份,这个理由她现在就可以给。“很好。”“你先等待片刻,朕召集群臣商议一下。”李恪满意点头。让人带楼兰圣女离开后,召集杜如晦等人商议朝会。很快,杜如晦等人就知道了高昌国吞并其他国家,现在要吞并楼兰国的打算,还有关于楼兰圣女的请求李恪也告诉他们。“陛下,高昌国一直对我大唐不满,臣觉得我们应该出兵。”“而且若是能够占据高昌国,面对西突厥,以及将来天竺杀来,我们也游刃有余。”杜如晦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觉得大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获得很多好处。其中就包括现在想要驻军西突厥的想法,能够利用高昌国靠近西突厥,恐吓西突厥。“陛下,臣附议!”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同时站出来附议。关于楼兰圣女请求一事,他们都认为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现在大唐已经准备向外扩张,那么抓住这个机会也是非常难得的。得到大部分大臣的同意后,李恪满意点头,进行下一步商议,比如粮草安排等等。尽管楼兰国支持粮草,但前期还是大唐先垫付上去的。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