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要不你去 > 第1137章:推行武举和殿试(第1页)

第1137章:推行武举和殿试(第1页)

关于武举的推行。李恪也是突然有感的。在历史中,武则天开创了武举,同时创下了殿试。都是巩固人才的手段,那时候是为了弱化世家对朝廷的控制。尽管这个时代的世家依旧还是非常厉害,但也在慢慢被李恪淡化当中。没有必要专门为了弱化世家而创造出武举。但收拢天下人才,反而是很有必要。故而次日天亮,早朝之后,李恪就召集杜如晦等人商议此事。“陛下为何突然想要开创武举?”“李靖等诸多将军,可能会有不满的。”杜如晦不解问道。武举,也就是武状元了。文状元一开始就是从六品的修撰。那武状元的话,不也是从六品的将军了?从六品的修撰更多的只是个虚职,起步高而已。但将军不同,从六品的将军,那不仅仅是虚职,还是荣耀。哪怕是权力小,但也是无数将士们在战场上生死搏斗才能得来的。与文官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武将那边可能会有意见。“他们的不满,应该是觉得赋予的职位太高了吧?”“文官都能够接受文状元的存在,武官难道就不能接受了吗?”李恪明白杜如晦所说。但第一次召开武科举就那么寒酸,能有什么人参加?既然都决定参加了,那么就好好参加,文武一视同仁,让他们争夺武状元之位。从六品的武状元,那可是实权人物,不比一个小门派的掌门差,绝对能够迎来不少人竞争的。“陛下,武将他们的包容心向来比较小,且都是鲁莽之人,不懂陛下的用心良苦。”杜如晦继续说道。在场大臣下意识点头,附和他所说的。“朕自有打算。”李恪摆摆手说道。意思已经很明显。同时看出一点,那就是自古文武相轻。文臣看不起武将,武将看不起文臣,偶尔会相互鄙视。再此之前李恪都不知道杜如晦会这样看人的,今天算是涨了点知识。“陛下,慎重啊。”“为官者,自古以来都需要德行。”“举办武科举,可能迎来的是一群头脑简单的鲁莽之辈。”长孙无忌继续说道。并不因为李恪不想继续说而停止。不少大臣也纷纷发言,希望李恪能够慎重考虑。“那朕就慎重考虑吧。”李恪眉头微皱。看着一众文臣反对的样子,总感觉有点不对劲。是真的担心选拔进来一群头脑简单之辈吗?还是说,他们担心文臣的地位受到威胁?想了想,李恪觉得先不和他们谈论。晚点的时候再叫李靖来商量商量。杜如晦等人一听,这才松口气。随后众人商议其他事情。将他们送走之后,李恪叫来李靖。“陛下,准备开战了吗?”李靖一到,就激动问是否要开战。因为在之前,李恪找过他和程咬金等人,有大规模战争的想法。“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会有战争。”“今日找你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其他事情的。”李恪笑了笑说道。让人给李靖赐座。看到李靖,李恪觉得杜如晦等人言过其实。武科举并非就是迎来一群头脑简单之辈,也可能是韬光养晦之辈。因为练武也是需要悟性的,前期的入门可能是什么人都能够锻炼出来,但后期更加厉害的估计就要悟性了。有悟性的人,一般不会头脑简单。“陛下请明言。”李靖好奇看着李恪说道。“朕想要举行武科举,你觉得如何?”李恪直言道。“武科举?”“性质和文科举一样吗?”李靖很快就联想到了科举一事,并将科举定义为文科举。毕竟有武科举,那就会有文科举,大伙们都会潜移默化的认为。“一样。”“文科技以文考试,武科举以武比斗。”“其中的管制等等,都和文科举的差不多。”李恪点点头说道。“臣没有意见,但有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提?”an五李靖想了想,沉声道。看到李恪示意他说之后,他斟酌了片刻说道。“臣希望陛下创立武科举的时候,士兵也能够参加。”李靖正色道。军队的晋升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士兵,然后通过军功一步步晋升。而武科举的创立,为军队带来新的晋升途径,为军队挑选更加厉害的将军。作为将军,武力是必不可少的,上阵杀敌都需要将军带领,武力强的将军起到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建议吗?”李恪有点诧异。还以为李靖即便是不反对,也不会支持的。但是看他现在说的,却和杜如晦他们出入太多了。这就是所谓的文武相轻吗?“没有了。”李靖摇摇头说道。只要朝廷同意士兵也能够参加,那么他也没有意见了。“这个建议朕同意了。”李恪郑重点头。有李靖点头,那么军方这里就没有意见了。就算是杜如晦等人还想说些什么,也是没有用的。他们若是过度反对,就是对军方的敌意,会引起双方竞争的。一般有政治觉悟的都不会继续说什么,会配合李恪执行下去。君臣在进行其他相关的事宜商议之后,武科举此时就这么决定下来。同时,李恪还让李靖跟那些将军们说说这件事,也希望将军们能够同意。次日早朝。李恪再次将这件事说出来。已经知道的大臣很镇定,但不知道的文武大臣都是哗然一片。看書溂科举本身就是一项千古政策,如今一分为二,能不让众人震惊吗?众人看向多日不上朝,今日却突然到来的李靖,想听听这位军方大佬的意见。杜如晦等人也是如此,若有若无看向李靖,以为李靖会进行反对。只是。“陛下圣明,臣支持!”李靖站出来。随即程咬金和秦琼等人也站出来纷纷表示支持。这下子,杜如晦等人错愕了,相视一眼,皆是难以置信的样子。没想到,他们反对的事情,李靖非但没有反对,竟然还带着将军们同意了。所以说陛下其实已经知会过李靖等人,所以才会在朝堂上说出来的。几人交换目光,最终也跟着同意。自此,科举一分为二,分为文状元和武状元。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