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沉声道。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大家都没有想过去解决。
因为没有办法解决,朝廷没有那么多现钱,各地的水土也不同,无法解决种粮食的问题。
现如今朝廷推行土豆和杂交水稻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推行,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种植到这种粮食的。
不是不想全国推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推行,朝廷有朝廷的规章,不可能所有地方都种那么多粮食。
谷贱伤农。
“收回食邑,提高月俸,有没有可能?”
李恪沉声道。
“陛下,提高月俸可能,收回食邑可能不太合适。”
“不少大臣都是立下大功的,都是为朝廷付出汗马功劳的,如果就这样收回食邑,影响甚大。”
杜如晦讪讪道。
他最高的收入不是月俸,而是食粮。
不仅是他,朝中真正的大臣,四品以上的大臣,最大的收入是食邑。
如果收回食邑,那就是动了这么多人的利益,估计反对声音太大,无法实行。
“哼!”
“那就从此以后非立大公者,不再给食邑。”
“另外全国官员提高月俸,但要回食邑,否则月俸提升与他们无关。”
李恪沉声道。
食邑和提高月俸,只能二选一。
不能两者都想要,那样会过度增加朝廷的负担。
“陛下睿智。”
“臣等这就回去谈论出方案。”
长孙无忌连忙应是。
他与杜如晦告退,回去召集会议。
几天后,一个方案就出现在李恪的案桌上。
方源看着案桌上的方案,感觉还算是挺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