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开局就是大明皇帝免费阅读 > 第749章 不卖粮食?开战舰去谈判啊!(第1页)

第749章 不卖粮食?开战舰去谈判啊!(第1页)

自元末明初,小冰河期就开始了。只不过在大明初期,全国水旱灾害交替发生,全国性的旱或涝灾的趋向并不明显。然而从万历年间以后,全国进入一个异常干旱的时期。旱灾先是从关中平原,向东扩展到以徐州为中心的山东及苏北部,然后继续扩展到南起淮河、北至河北的广大地区。崇祯十三年以后,黄河、长江两大河流的中下游,都成为了重灾区。在此之前,江南(泛指后世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的气候,却是变幻无常。后世人都以为江南地区不会发生旱灾,更不可能会有蝗灾,其实这是以后世的气候为标准做出的臆想。明末的江南,气候全看老天爷的心情,时而旱灾,时而水灾,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明明说好了‘瑞雪兆丰年’,可第二年他偏偏给你来个灾荒之年。崇祯十一年,苏州大旱。干旱到什么地步?地处水网密布之地的苏州城,城内的水井,竟然全部干枯无水。郑思肖的《心史》,就是因为承天寺井中无水,寺里的和尚疏浚井底的时候发现的。到了崇祯十三年,江南又变成了水灾。当年的梅雨季节,江南大部分地区,大雨连下十几天,平地水漫二尺多深。等到崇祯十四年的春夏季,他娘的又变成了旱灾。大旱降临,江南的河流干涸无水,米价暴涨,人们以糠秕、麦甚至草根树皮为食。好不容易等到一场大雨,百姓勉强种上庄稼,蝗虫却铺天盖地而来。更不幸的是,疫病开始流行,十家中有七八家染病。有钱的用棺材埋,没钱的用草席裹,有些死者则被扔进了河里。物价暴涨,连豆腐都成了高价奢侈品。即使在人烟密集的市区,早上想听一声鸡叫,也像“华亭鹤唳”那样难得。不得不说,大侄子的命真的是不好,八成是得罪老天爷了。“应对天灾,无非是兴修水利,储备粮食,加强疫病防治“首先说说水利云逍竖起一根手指。无论是旱灾,还是洪涝,水利都是第一要务。张国维就是水利专家,这方面交给他,完全可以放心。张国维腆着脸笑道:“督宪大人,那个……水泥,有些不大够啊!”西山的水泥厂虽然一再扩产,却一直供不应求。毕竟科技水平达不到,工艺、产量远远不及后世。再加上要用水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云逍知道张国维打的是什么主意,笑道:“只要有水泥矿、煤,准许各地开办水泥厂,西山水泥厂提供技术……不过要收取一笔专利费张国维以及徐州等产煤、矿的地方官员,无不大喜。水泥可是个宝啊!可技术掌握在皇家水泥股份公司的手里,寻常商人哪里敢白嫖?如今准许其他商人办厂,那就意味着地方上多出了一棵棵摇钱树。至于专利费……懂,交一笔银子,买人家的技术,这也是应有之义。“抗旱、抗洪水泥工程,马上开始着手规划实施,一切由张巡抚负责“距离梅雨季节,不足半年,建水泥厂怕是有些赶不及,暂且从北直隶、山东调集水泥过来应急张国维欣然应诺。“其二,备粮备荒!”云逍竖起两根手指。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只要有粮食,能吃饱肚子,就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由官府出面,从湖广购买粮食,储备各州县的粮仓“单靠湖广,粮价必定会暴涨,因此还要寻找另外的粮食途径毕自严不解地问道:“除了湖广,哪里还有粮食?”云逍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南洋!”从最近的越南和占城,再到远一点的暹罗和吕宋,最后是更远的爪哇、南印度和锡兰,粮食产量极高并且低价,也就是口感不咋地。从这些地方进口粮食,完全可以解燃眉之急。张国维摇头说道:“恐怕事情难成他当然不是有意泼凉水。南洋的确是有粮食,并且价钱低的发指。可问题是,自郑和下西洋建立的藩属体系,到如今不能说是名存实亡,只能说是分崩离析。并且此时南洋的沿海主要口岸,都被西方殖民者占据。想进口粮食,也得人家点头才行啊!这些还都不是主要原因,只要有钱赚,商人都能搞得到。任何事情,都需要利益驱动。商人唯利是图,从南洋运输香料(胡椒、丁香)、毛皮、药材以及铜铁锡等金属,可比贩卖粮食要赚钱多了。一名官员说道:“西夷若是从中作梗,派水师战舰去抢便是!”云逍循声看去。出声的居然是史可法!云逍不由得一阵愕然。史可法竟然黑化到这个地步?可喜可贺!“抢?”“不不,大明乃礼仪之邦,哪能赶出劫掠他国的事情云逍连连摇头。官员们都是愕然看过来。云真人啥时候变了个性子?“先派人与西夷谈判,商议通商事宜云逍其实早就有这方面的谋划。只不过以前水师不够强大,谈判没底气。“当然了,谈判方式有多种云逍又笑着补充道。“可以使口头上谈,也可以派水师战舰去谈“郑芝龙的水师,虽然还不能开到欧罗巴大门上前耀武扬威,在南洋,还是可以跟他们扳一下手腕官员们一阵哄笑。还真的以为云真人改性子了呢!大明的官员,可不跟螨清那样迂腐,死要面子活受罪……刘宗周这种中毒太深的除外。抢别国的东西,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只不过要粉饰的好听一些而已。云逍接着沉声说道:“以后进入大明的商船,必须半船货物,半船粮食,否则不予入关这就有些霸道了。可也是最管用的办法。不管是大明海贸公司的官营商船,还是民间的私营船只,吃着海贸这块肥肉,就必须为大明做出相应的贡献。再说了,又不是要断海商的财路,只不过少赚那么一点点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