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爷爷不愿前往!”“他说:他老了,无心皇位,您想您怎么样就怎么样。”李承乾和李泰三人进来,恭敬说明情况。其他的事他没有提,仅仅是将李渊的交代说出来。有些事知道了,但是也不能说出来的,否则就会显得太没有城府。但可以从这些事情中知道,父皇并没有真正的想要将皇位传给自己。还好,自己和李承宗以及李泰等人已经开始谋划,还有一个后路可以走。“唉”“你们爷爷还没有原谅我,所以才说这些话。”李二叹声道。脸色带着几分沉痛。他没有说话,看向窗外,就是李渊的方向。李承乾和李泰两人看着自己的父皇,心中顿时感到奇怪。到底是爷爷说得对,还是他们的父皇说得对?爷爷不想来,是为了避嫌,不再享皇位。而父皇则是看着远方,说没有原谅。他们两人当中,谁真谁假?兄弟两人相视一眼,没有说话。“你们先下去吧,朕和李恪再聊聊。”李二叹息道。李承乾和李泰两人都是一愣。深深看一眼李恪,起身带着李治离开。两人这一刻,更加相信他们爷爷刚才说的话了。而且心中也有不满。明明是自己三人去干活,却最终被叫走。仅留下什么事都没有做的李恪,真是气人啊。“知道朕为什么留下你吗?”李二笑问道。李承乾他们刚刚走出御书房的门口,他就开口。很明显,这句话不单止是问李恪的,还问了李承乾他们。为什么要留下李恪呢?就是李恪也想这个问题。“想让太子他们联合对付我?”李恪沉默好一会儿后,沉声道。不问还好,一问估计就不是什么好事。“呵呵”“是啊,朕想看看你们最终谁比较厉害。”李二呵呵笑道。两眼戏谑地看向李恪。想看看李恪的反应是怎么样的。“陛下真有雅兴。”“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就是你的问题。”李恪冷笑道。皇帝的话是不能相信太多。刚才还说觉得他最适合坐上皇位的。现在却说想看看他们之中谁更加厉害。真是没有一个皇帝是不善变的。“呵呵呵”“自然是选择最厉害的那个成为皇帝了。”“如果连自己兄弟都无法战身,那怎么驾驭群臣?”李二不以为然道。他已经不将太子当成是唯一的皇帝人选。那么有这样的背景下,李恪和他们一起竞争有什么问题。给了李恪机会,那么就要按照自己给的机会去做,才能得到该有的奖励。“三打一?”李恪嗤笑道。他们三个兄弟,自己一个人。这么一算,对自己来说还真是不公平。“那你是不想接受挑战?”“那朕直接确定让太子继承皇位?”李二笑道。这真是混蛋来的。明明有机会争夺皇权了。现在却还想着自己艰难的处境。如果是真的艰难处境,那还好说。但明显就不是啊,都不知道多好呢。现在李恪的势力,就是他看着都眼红。要不是觉得自己的时日不多,再加上有意给李恪机会,他还真的会处理李恪的各种势力。虽然说李恪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但是这个大唐还是在他的掌控当中,他想处理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从战马上走下来的皇帝,有这个能力!“那倒不用。”“只要你不插手,那一切都不是问题。”李恪摇摇头道。他也就是开开玩笑而已。wp关于李二能够这么说,他也不在意。就算是李二没有问刚才的话,李承乾和李泰也已经合作。无非就是让他们兄弟有光明正大的理由而已,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担心。还是之前那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就行了。”李二笑道。他是越来越喜欢李恪的自信。可能是和李恪有间隙,所以李恪很少在他面前忍忍让让。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不过好像李恪从来没有不行过的,都是行的。有能力,有信心,有手腕,的确是成为皇帝的最佳人选。不过自己也得给李承乾他们一个机会,得给长孙皇后一个交代。如果真是李承乾不如李恪,那也不能怪他了,只能说为了帝国着想吧。“如果没事,我也先离开了?”李恪嗯的一声,点点头道。和李二在一起没有什么好说的。要聊的话也聊完了,好回去干活了。“等会。”“你那条路,要修到什么时候?”李二叫住李恪。询问关于世民大道的路。他现在的心愿,就是泰山封禅。而泰山封禅,如果使用李恪的路,那么来回能够减少十五天左右。如此一来,本来就没有多少时间的,就更加能够节省时间了。他是想去泰山封禅,但也想着封禅完了之后能够回来再死。n客死他乡到底太过惨了。“快了!”“会在预定时间之内完成。”李恪沉声道。这些天他都在忙这件事。一开始是让老人带新人的。现在李恪直接让老人一直留下,新人也一直加进来。反正修路也就四个月而已,有什么问题就忍着,一直到修路结束才能走。否则一开始就不要出现!现在修路的速度在预料当中,一切都还好。预计的时间将会提前,一定能够在李二预定的时间前搞定的。“好,辛苦你了,一定要提前完成!”李二深吸口气,沉声道。本来最关键的不是路,是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他们的准备。但是准备规格可以稍微降低,只要路能够出来,就能提前十五天左右完成。如此大的时间,一定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是他最想要完成的一个步骤。“你放心吧。”李恪点点头道。话不用多说,他知道的。既然做这件事,李恪就会认真去做。是否和皇位有关,他现在不想去提这个。修路,仅仅是为了完成李二的一个心愿而已。“好,你可以回去了。”李二点点头道。有李恪这句话,他就放心了。李恪起身行礼,退出御书房。御书房之外,杨淑妃还在等着他。其他的,刚才的时候已经逐渐离去。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