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想要干嘛?”
“帮助我们吐谷浑改善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要改善生活就同意修路?”
“大唐有这么好心?我不相信大唐是为了我们吐谷浑百姓。”
“转告大唐,我们吐谷浑不需要修路,我们吐谷浑现在的生活挺好的。”
吐谷浑的高层议论纷纷。
最终他们不打算让大唐修路。
大唐的借口太过假了,他们不相信。
什么要致富先修路,这一听就是骗人的。
如果修路能够致富,吐蕃早就富了起来。
消息也在吐谷浑境内传播,让不少商人觉得这是个机会。
真正经商的商人才会知道,路通了,真的能够带动财富,能够致富。
但朝廷的这种想法,他们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听从吐谷浑高层的意见。
商人,在吐谷浑是没有任何发言权可言的,比大唐还没有解除士农工商阶层的时候还要困难。
但因为这些商人的关系,吐谷浑底层有了不同的声音。
很快。
大唐就收到回信。
然后三省六部很快就有了另外消息传过去。
“如果不同意,就视为藐视大唐,请吐谷浑高层想清楚点再回答。”
与此同时,大唐的经商队开始在吐谷浑境内宣传,一股声音开始了。
经商的吐谷浑人开始提出意见,觉得修路有帮助致富的,希望朝廷能够修路。
同时在大唐间谍的怂恿下,也有一部分激进百姓声称要修路,要过上好日子。
因为大唐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了,在大唐商人的煽风点火下,他们知道大唐的百姓过得很好。
最终,吐谷浑高层害怕大唐,又承受不住底层的压力,同意了修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