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重生从警察开始的小说 > 第45章 破冰之举(第2页)

第45章 破冰之举(第2页)

"是啊县长,这事吃力不讨好!"

"弄不好要出群体性事件的!"

"我们乡有个老板,光修祖坟就花了二十万,这怎么改?"

沈青云静静地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口:

"同志们说的都是实情。但是——"他话锋一转,"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明明是对群众有利的事,却推不动?"

他走到投影仪前,调出一张照片:"这是我在青龙村拍到的一幕。一户人家,爷爷的坟在东坡,奶奶的坟在西坡,儿子每年清明要翻两座山。如果建了集中公墓,老人扫墓是不是更方便?"

又调出另一张:"这是洪水时被冲毁的坟茔,家属跪在泥水里痛哭。如果早一点推行殡葬改革,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可以避免?"

会场安静下来。

"我知道,"沈青云语气诚恳,"改革很难。但正因为难,才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带头。今天我在这里表个态:我父亲去年过世,埋在老家。等清源的公墓建好,我第一个把他迁过来!"

这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干部们面面相觑,都被这个表态震惊了。

"另外,"沈青云继续说,"我已经和几个重点村的红白理事会谈过了。他们算了一笔账:现在办一场丧事,少则两三万,多则十几万。如果推行文明殡葬,费用能减少一半以上。这笔钱,用来供孩子上学、给老人看病,不是更好吗?"

他这番推心置腹的话,开始打动在场的干部。

青石镇党委书记站起来:"县长,您说得对!我们镇有个贫困户,老人去世借了五万块钱办丧事,现在全家都在打工还债。要是早改革,也不至于这样。"

"好!"沈青云趁热打铁,"既然大家都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那我们就来研究具体怎么推。"

他宣布了几条原则:"第一,党员带头。全县所有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必须签订承诺书,带头执行殡葬改革。第二,群众自愿。我们准备三种方案:愿意迁入公墓的,政府补贴2000元;愿意深埋不留坟头的,补贴1000元;暂时不想动的,也不强制。第三,尊重习俗。新的公墓会保留祭奠场所,清明冬至还可以组织集体祭扫。"

这些接地气的措施,让干部们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最后,"沈青云语气严肃,"我要特别强调纪律。绝不允许借改革之名吃拿卡要,绝不允许简单粗暴伤害群众感情。县纪委已经成立督查组,发现违规行为,一律严肃处理!"

散会后,沈青云特意留下几个重点乡镇的书记。

"改革要讲究方法。"他叮嘱道,"可以先从外出务工的年轻一代做起,他们更容易接受新观念。对老年人,要多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县长,"靠山乡的王书记感慨地说,"您这么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我们再不好好干,就太对不起这身衣服了。"

一周后,改革正式启动。果然,阻力比预想的还要大。

这天,沈青云正在办公室研究公墓建设方案,小刘急匆匆进来:"县长,出事了!青龙村有户人家把棺材抬到村委会了!"

沈青云立即起身:"备车!通知王副书记和民政局的同志一起去。"

到达青龙村时,村委会门前已经围了上百人。一口黑漆棺材摆在正中间,一个中年汉子坐在棺材上,又哭又喊:"谁敢动我爹的坟,我就死在你们面前!"

村支书李老栓急得团团转,看见沈青云就像看到了救星:"县长,这是张老五,他爹的坟在规划的公墓用地上,怎么说都不肯迁。"

沈青云拨开人群走上前:"老五兄弟,有什么话下来好好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