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率领着他那支沉默而诡异的队伍,在仿佛永无止境的幽冥荒原上跋涉。魔化至脖颈的异状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不仅束缚着他的身体,更时刻煎熬着他的灵魂。人性与魔性的拉锯战使得他周身气息极不稳定,时而如万年寒冰般死寂,时而又似即将喷发的火山般暴戾。冥蝶与仅存的几名幽冥鬼将只能远远跟随,不敢有丝毫靠近,唯恐触动那根紧绷的弦。
这种内在的煎熬甚至影响了他对幽冥统御权能的掌控。那些低级妖魔在他情绪剧烈波动时,会变得焦躁不安,甚至相互撕咬。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因此慢了下来,如同一条受伤的毒蛇,在灰暗的天幕下缓慢蠕动。
这一日,他们抵达了一片奇异的区域。这里不再是单调的荒原或废墟,而是一片巨大的、由无数断裂石碑和倾倒石像组成的古迹。这些石碑与石像风格古朴苍凉,雕刻着早已失传的符文与图案,似乎年代远比幽冥界本身的形成还要久远。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淀了万古的寂寥与悲伤,连浓郁的死气在这里都显得温顺了许多。
方腊本能地在此驻足。这片古迹散发出的沧桑气息,竟让他体内躁动的魔性稍稍平复了一丝,仿佛连诅咒与怨念也在这无尽的时光面前感到了敬畏。他脖颈处的黑色纹路蠕动速度减缓,右眼冰星感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减轻。
“主人,此地…似乎有些不同。”冥蝶小心翼翼地传来魂念,她也感受到了这里的异常。
方腊没有回答,而是迈步走入这片碑林石像之间。他的手指拂过一面断裂石碑上模糊的刻痕,那冰冷的触感竟让他混乱的心绪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他漫无目的地行走着,如同一个迷途的旅人,渴望在这片古老的寂静中找到某种答案,或者说,暂时的喘息。
不知不觉间,他来到古迹的中心。这里有一座相对完好的祭坛,祭坛由一种暗青色的、非金非玉的材质砌成,表面布满了更加复杂深奥的蚀刻。祭坛中央,并非供奉着什么神像,而是静静地放置着一物——一卷由某种不知名兽皮制成的、看起来极其古旧的卷轴。
卷轴呈现出暗黄色,边缘有些破损,但整体保存尚算完整。它没有任何华光异彩,就那么平凡地躺在那里,却仿佛与整个古迹、与这万古的沉寂融为一体,散发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方腊的目光瞬间被其吸引。他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这卷轴非同寻常。他缓步走上祭坛,魔化的左手微微抬起,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用相对正常的右手,小心翼翼地向那卷轴伸去。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卷轴的刹那——
嗡!
整个祭坛上的蚀刻符文骤然亮起!并非攻击性的光芒,而是一种温和的、如同水波般的乳白色光晕,将方腊笼罩其中。同时,那卷轴自主地悬浮起来,缓缓展开。
一道熟悉的、苍老而疲惫的虚影,再次从卷轴中浮现而出。依旧是那古朴的逆捉师袍服,依旧是那蕴含无尽智慧与沧桑的双眼——正是无念天师!
但这并非之前古符中那样的留讯碎片,而更像是一段预设好的、只有在特定条件(比如方腊接近并触发)下才会激活的完整神念投影!
“方腊…或者说,第九代宿体…”无念天师的虚影开口,声音直接响彻方腊的识海,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淡然,“你能抵达此处,触发吾之后手,说明玄冥之局已暂缓,而汝…已深陷魔道,触及幽冥权柄,距离那最终的真相,仅一步之遥。”
方腊心中巨震,屏息凝神。他感觉到,这次无念天师要揭示的,恐怕是远超之前的核心秘密!
无念天师的虚影目光似乎穿透了卷轴,穿透了时空,落在了方腊脖颈那狰狞的魔纹上,轻轻叹息一声,既有怜悯,也有一丝复杂的释然。
“汝手中之物,江山印碎片,知其来历否?”
不等方腊回答,无念天师便继续说了下去,声音变得悠远而沉重,仿佛在追溯那被尘埃掩埋的太古岁月。
“天地未分,混沌蒙昧之时,有先天神魔生于其间。其中最为古老、最为强大者之一,自号——混沌玄冥。”
“玄冥者,非人非妖,非神非魔,乃是一切阴暗、混乱、终结、虚无等概念的聚合体,是宇宙诞生之初便存在的原初之暗。祂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渴望将有序的世界拉回永恒的混沌。”
“然,天地开辟,清浊分立,秩序渐成,万物生长。此乃大道,亦是对混沌玄冥这等存在最根本的压制。祂不甘于被秩序束缚,意图重归混沌,但直面新生天地的伟力,纵是玄冥,亦难抗衡。”
无念天师的虚影挥手间,卷轴上光芒流转,显现出模糊的幻象:一片无尽的混沌中,难以名状的巨大阴影在咆哮,却被无数代表秩序规则的锁链束缚、压制。
“于是,玄冥穷尽本源,剥离自身部分核心,结合混沌中最本源的毁灭与终结法则,铸就了一方印玺——便是那江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