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几乎是一路小跑地找到了206宿舍。
当他说明来意,并极力夸赞那木制发动机模型的精妙,甚至提出希望林墨考虑转系到精密仪器或机械制造相关专业时,宿舍里的周伟、杨振华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看向林墨的眼神又多了几分看“怪物”的意味。
然而,林墨的反应却出乎李老师的意料。他并没有表现出受宠若惊或者对转入所谓“更前沿”专业的渴望,只是平静地听李老师说完,然后礼貌而坚定地摇了摇头。
“李老师,非常感谢您的看重。”林墨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我对精密制造本身的工作原理和深层次理论,其实了解有限。我做那个模型,更多的是出于对木工技艺极限的挑战,是对‘还原’和‘精度’本身的兴趣。
我的志向还是在土木领域,希望能把传统的营造技艺和现代工程更好地结合起来。转专业的事情,我真的没有考虑过。”
李老师脸上兴奋的表情瞬间凝固,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和不解。在他看来,林墨这双手和这份洞察力,不去搞精密研究简直是暴殄天物。
“但是,林墨同学,你这天赋。。。。。。”李老师还想再劝。
林墨微微一笑,话锋一转:“不过,如果您的研究小组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制作一些用于展示、验证或者试验的实体模型,我倒是很乐意利用课余时间参与。”
“雷万春师傅离校前也嘱咐过我,手艺不能撂下,要多接触实际的工程图纸。我觉得这对理解结构和空间关系也很有帮助。”
峰回路转!李老师原本失望的心情立刻又活络起来。虽然不能把林墨这个“宝贝”彻底挖过来,但如果能让他参与项目,负责模型制作,那简直是天大的助力!
很多设计上的问题,平面图纸看不出来,有个精准的实体模型一眼就能发现!这能省去多少后期返工的麻烦!
“好!好啊!”李老师立刻握住林墨的手,生怕他反悔。
“就这么说定了!我们课题组正好缺你这样的高手!以前要找一个能把精度做到这种程度的木工做模型都要等半个月。”
“你不需要转专业,就当是课外科研实践,勤工俭学!我这就去跟你们系里打招呼!”
李老师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第二天就找到了土木系六零级的班主任和系辅导员刘老师的办公室。
他热情洋溢、手舞足蹈地描述了林墨那巧夺天工的木工模型,以及其对于发动机结构研究潜在的巨大辅助价值,最后郑重提出请求。
希望系里能批准林墨同学在不影响主专业学业的前提下,额外参与他们发动机课题组的科研工作,主要负责根据图纸制作研究所需的关键模型。
班主任和刘辅导员听完,面面相觑,表情都有些哭笑不得。
一个土木系的学生,因为木工做得好,被发动机研究组的老师看中,跑来申请“借用”?这在水木大学的历史上恐怕也是头一遭。
“李老师,林墨同学是我们系的学生,他的主要精力肯定还是要放在土木专业的学习上。。。。。。”班主任试图委婉地表达这有点“不务正业”。
“这个我当然明白!”李老师急忙保证,“绝对不会占用他正常上课时间!就是利用一些课余和周末!而且这对他也是极好的锻炼啊!理论联系实际嘛!”
“你们看看他做的模型就知道,这孩子对结构、空间、精度的理解,绝对远超普通学生!这对学好土木工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刘辅导员沉吟了一下,翻出了上学期期末的成绩总评表。当他看到林墨的名字后的数字时,不由得愣了一下。
班级第八名。比大一上学期的第十二名,又稳稳地前进了四名!尤其是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硬核课程上,分数都相当突出。
刘辅导员把成绩单递给班主任,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林墨在“不务正业”地鼓捣那些木工活、甚至跑去汽车楼打杂的同时,学业成绩非但没有下滑,反而还在稳步提升!
这说明他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都极为出色,参与额外的科研活动,或许真的能承受得住,甚至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