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他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都极为出色,参与额外的科研活动,或许真的能承受得住,甚至相得益彰。
“好吧,”班主任终于松口,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又欣慰的笑容。
“既然李老师您这么看重,林墨同学自己也同意,而且他学业能跟上,我们系里原则上支持。但必须保证不能影响主课学习,如果成绩出现波动,我们可能就得叫停了。”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谢谢!太感谢了!”李老师喜出望外,连连道谢,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新学期开始后不久,一股清新的风悄然吹拂过水木园乃至全国的高等院校。
中央正式颁布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
条例的核心是强调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社会活动的时间应安排得当,以利教学;
在执行政策、贯彻“双百”方针等方面也做出了更具体、更符合教育规律的规定。
体现在校园里,最直观的变化是社会活动和体力劳动的时间减少了,课程安排更加紧凑和深入,图书馆和实验室里钻研学问的气氛更加浓厚。
老师们讲课的底气也更足了,敢于更深入地探讨一些学术问题。一种久违的、专注而宁静的学术氛围正在回归。
在一次全系的学生大会上,系领导在宣讲“高教六十条”精神时,特意提到了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接着,话锋一转,竟然点名表扬了林墨。
“比如我们系的林墨同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嘛!”系领导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礼堂。
“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上学期期末排名还有不小进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到了兄弟院系的科研项目中去,用精湛的技艺为科学研究提供助力!”
“同时,我还了解到,他在之前的支农劳动中,不是简单地出力气,而是积极思考,主动为农村社队牵线搭桥,联系工厂,探索工农协作解决实际困难的新路子!这种将所学所知与工农群众实际需要相结合的精神和行动,值得大家学习!”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许多同学再次向林墨投去惊讶和敬佩的目光。他们这才知道,林墨默默做了这么多事情,而且竟然得到了系里如此正式的表扬。
周伟用胳膊肘捅了捅林墨,低声道:“行啊墨子!不声不响的,都成典型了!”
林墨面色平静,心里却明白,这是“高教六十条”新风带来的变化,也是他之前所有“不务正业”的积累。
这条结合了学业、技艺、实践与人情练达的独特道路,正越走越宽。
他需要更加努力地汲取知识,同时也要在发动机课题组的模型制作中,进一步锤炼自己的技艺,并将土木工程的思维与精密制造的要求融会贯通。
新学期的课程表发到土木系六零级学生们手中时,引来一片议论。
与大一广泛涉猎基础学科不同,大二的课程明显转向深入与专精,焦点牢牢锁定在“结构受力分析”与“建筑材料性能”这两大土木工程的基石之上。
《理论力学》进一步探讨复杂物体系的平衡与运动规律;《材料力学》深入分析杆件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应变及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新开的《结构力学》则开始系统介绍结构的组成规律、内力与位移的计算方法,为后续设计课程打下基础。
与之配套的《建筑材料》课程,详细讲解砖、石、木材、水泥、混凝土、钢材、沥青等各类建筑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建筑构造》则研究房屋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及节点处理。
此外,还有《工程制图》、《测量学》等工具性课程,要求愈发严格。
课堂节奏明显加快,推导公式更长,概念更抽象,对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