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朱琳 > 第62章 样品(第1页)

第62章 样品(第1页)

林墨将最终方案摆在陈枋安办公室的桌面,并讨论最终的细节调整和样品制作时。

时间在忙碌中来到了金秋十月。京城秋高气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节日般的兴奋与期待。十月的第一天,国庆十周年,正是举行盛大阅兵的日子!

外面到处都是被组织起来的人!工人、农民、学生、干部、抱着孩子的妇女、白发苍苍的老人…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

“人民万岁!万岁!”震天的口号响彻云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林墨在办公室听到这种声浪!这一刻,所有的困苦、所有的焦虑似乎都被这纯粹的、信仰的光芒暂时驱散了。他被这宏大的情感洪流深深震撼,感受着这个时代最炽热的脉搏。

阅兵的震撼与荣耀感尚未完全消退,林墨意识再次拉回龙成厂,立刻感受到了另一股截然不同的紧张气氛。秋交会开幕在即,但厂里的氛围却异常诡异。

苏建新的“创新设计小组”努力了一个多月,终于拿出了样品。平心而论,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美术学院毕业生,苏建新的设计理念确实前卫,草图也极具视觉冲击力。

他设计的“流线型”沙发、“有机形态”茶几、“解构主义”柜体,在图纸上充满了现代感和艺术性。

然而,问题出在了龙成厂从图纸到实物的转化上,以及他对实际生产条件的忽略。

他大量指定了国内难以稳定供应甚至需要进口的新型材料,特定纹理的复合板材、特殊处理的金属型材、大块异形玻璃。这些材料要么价格昂贵得离谱,要么采购周期漫长。

他的为追求视觉效果,没有过多考虑材料成本和加工工时,这在他看来是生产的事情,只要他做好了设计,实现的路径自然是厂里技术科的事情,国外能普及的东西怎么我们连做出来都难。一件看似简单的茶几,因为使用了多种特殊材料和极其费工的异形加工,成本可能是普通家具的十倍以上!这让出口创汇的成本直线上升。

李书记围着这些苏建新的样品,依然啧啧称奇,大赞“理念超前”、“设计感十足”。但车间里稍有经验的老师傅和参与试制的工人,看着那些用料奢侈组装整齐、看起来很好看的“艺术品”,纷纷表示看不懂,苏建新在旁边听到工人的说法,还得意洋洋地表示“你们看不懂才是正常的,毕竟这是艺术的最前沿’”。

苏建新在拿到自己展品的成本核算单之后就知道自己的成品只能走高价路线,而且后续组织生产还需要花费更多心思,不过在他的心里,只要外汇订单到手,这些事情国家都会解决的。

在听说陈枋安和林墨这边制作展品时使用的多是仓库已经有的材料,用到后勤采购特别购买的次数都不多,他原本放下去的心又渐渐被提起来。

他知道这才是在龙成厂真正能实现快速生产的产品和保障秋季订单的主力。他不再仅仅是狂妄地贬低对方,而是开始有目的地探查林墨专项组的优化方案信息,试图找出破绽或为己所用,甚至可能为后续的“摘桃子”或甩锅做准备,但是作为大学生的面子去给一个初中生低头,是他怎么也做不出来的。

他几次以“促进双轨并行、共同进步”为名,带着和善的笑容来到林墨的专项组办公室,想“观摩学习”一下春季款的优化进展。目光在墙上的图纸和林墨桌面的草图上扫来扫去,试图捕捉关键信息。

他会故作谦虚地向王工或李工请教一些“基础”的木工工艺问题,或者在闲聊中“不经意”地问起:“听说你们在沙发腰托上做了改进?用了什么新结构?”,“那个扶手储物格的想法挺巧,具体怎么实现的?”

他不再直接给林墨画“转干”的大饼,而是试图私下接触王工或李工,暗示如果他们能“分享”一些有用的信息,等他的创新产品在秋交会大放异彩后,可以考虑将他们调入“更有前途”的设计小组。

王工和李工在林墨的提醒下,早已提高了警惕。对于苏建新的“交流”请求,他们以“方案尚未最终定稿,不便展示”为由婉拒;对于技术套话,他们要么含糊其辞,要么直接说“这是林工负责的,具体细节我们不清楚”;对于拉拢,他们更是装傻充愣,不予理会。他对于磕头拜师的弟子的认识还是少了。

“林工,苏建新现在学精了,不硬来了,改成软磨硬泡、旁敲侧击了!”王工找到林墨,眉头紧锁,“他这么惦记我们这边,指定没憋什么好屁!说不定就想摘桃子呢!”

林墨找到陈枋安和聂厂长,神情异常严肃:“陈主任,聂厂长,优化设计方案已经全部完成,样品制作是关键!我担心苏建新那边会干扰甚至破坏我们的样品制作!为确保万无一失,我想启用厂区最西边那个带独立小院、窗户少且能上锁的旧成品仓库,改造成临时封闭生产车间!所有样品制作,全部在里面完成!”

陈枋安和聂厂长对视一眼。

“好!我马上安排!”聂厂长当机立断,“那个仓库位置偏僻,平时很少人过去,我让后勤科立刻清理出来,钥匙只给你和陈主任、赵师傅三人!枋安你准备好所需设备工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