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流放到岭南是哪里 > 第174章 把酒话桑麻(第1页)

第174章 把酒话桑麻(第1页)

桑树扦插成功的喜悦,如同春风拂过原野,在桃花源每个村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催生出了更为具体和热切的期盼。

那苗床上密密麻麻、嫩绿娇俏的新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希望,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村落谈论的话题,几乎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自家的桑园该选在哪里?要种多大?

宋清越自然也考虑过集体种植、统一管理的模式,但仔细权衡后,她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集体劳作固然能集中力量,但涉及到日后桑叶的采摘、蚕茧的分配、乃至将来丝绸的收益,很容易因为各家投入和管理差异而产生“东家觉得吃亏,西家认为不公”的矛盾。

与其到时候纠缠不清,伤了邻里和气,不如从一开始就明晰产权。将桑树苗分到各家各户,种多多种少,全凭自家能力和意愿,日后产出多少蚕丝或绸缎,能卖多少钱,也都是各家自己的本事。

这样,更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这个决定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认同。

毕竟,土地和收成关乎每家每户最根本的生计,自己亲手打理、自负盈亏,心里更踏实。

于是,规划自家桑园,成了桃花源开春前最热门的事情。

田间地头,屋檐树下,随处可见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的村民。

宋大婶是个爽利性子,她指着自家一块离水源稍远、土质偏沙的旱田,声音洪亮地说道:“我家这块田,种稻子总是缺水,长得蔫了吧唧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我寻思着,干脆就用它来种桑树算了!桑树耐旱,这块地正好!到时候好好伺候,说不定能成一片好桑园!”她这决定颇有些魄力,直接拿出水田来种桑树。

旁边的栓子娘听了,咂咂嘴,脸上露出羡慕又务实的神色:“哟,宋大婶子,你可真舍得!直接用水田种桑,我是真舍不得。我家上有老下有小,栓子、小桃花还有他爷奶,五六张嘴等着吃饭呢!

粮食是根本,可不能动。我打算就在我家菜地边上,匀出一块地方来种桑,能种多少算多少。

到时候养蚕嘛,也就量力而行,桑叶多就多养点,桑叶少就少养点,总归是份添补。”

老陈头也在自家田地边转悠,他家的地不算多,但位置好。

他琢磨着在靠近山脚的缓坡上开一小片荒地出来,专门种桑,既不占用现有的良田,又能多一份收入。

王大力和王叔,也规划了好一片地,用来种他家的桑树。

“没办法,我家南橙南柚大了,也爱美,我们以前都是粗布麻衣穿着,还不知道绸是个啥呢,要是能让她们最爱妹的年纪穿上一穿,那我这个当爹的,累点心里也高兴!”王叔道!

桃花源确实不错,远离外界之后,大多数人家都没有这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想法了,每户人家,都是出自血缘本能,去爱自己的孩子!

宋清越在心中暗暗叹一句真好!这也许就是远离人群的好处吧!

桃花源家家户户都在根据自家的劳动力,土地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精打细算地规划着。

有力气、敢想敢干的,就如宋大婶,准备拿出整块地来博一个前景;求稳妥、以粮为重的,就如栓子娘,选择在边角余地发展;还有像刘叔这样家里壮劳力多的,则计划着在开春后,除了种好现有的水田,还要再去开垦一亩专门的桑田。

宋清越家也不例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