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民间故事选刊是国家级期刊吗 > 第66章 善报3(第1页)

第66章 善报3(第1页)

寒来暑往,转眼到了1978年。周家的孙子周明远已经三岁了,长得虎头虎脑,一双眼睛黑亮得像是能看透人心。那年腊月,村里来了个换糖人的挑担货郎,小孩子们都围着看热闹。

要个啥样的?货郎问排在最后的周明远。

小娃娃指着货郎担子上插着的样品:要那个有字的。

货郎笑了:这小崽子倒稀奇,别人都要龙要凤,偏他要字。说着捏了个字糖人递过去。

周明远接过糖人却不吃,小手指顺着糖浆的纹路描画,突然抬头对周老汉说:爷爷,这个字跟咱家箱底那本书上的有点像。

周老汉心里一下。箱底确实有本祖传的《千字文》,是前清时候的刻本,用篆书写就,连他自己都认不全。趁晚上一家子围着火盆烤火,周老汉把箱子里的书拿出来,小心翻开泛黄的纸页。

远伢子,你指给爷爷看,哪个字像?

周明远趴在炕上,小手指毫不犹豫地点在一个篆体字上。铁柱媳妇倒吸一口凉气——那糖人早化了,孩子根本没法对照。

这孩子神了!铁柱挠着头,我像他这么大时,连都分不清呢。

周老汉摸着孙子的头,想起司马昭托梦时说的读书种子,心里有了计较。第二天,他走了二十里山路,去公社小学找退休的老教师讨了几张识字卡片。

开春后的一天,周老汉带着孙子在自留地里点豆。周明远蹲在地头玩泥巴,等爷爷干完活过来一看,泥地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个图案——四四方方,上面蹲着个小兽,活脱脱是当年那枚司马昭印章的轮廓。

远伢子,你这是打哪看来的?周老汉声音发颤。那印章上交后,家里连张照片都没留。

小孙子眨巴着眼睛:白胡子爷爷在梦里教我画的。

周老汉手里的烟袋锅掉在地上。那天晚上,他让铁柱去王屠户家赊了半斤猪肉,破天荒地给祖宗牌位前供了碗红烧肉。

周明远五岁那年,县里办了场文物展览,展出的正是当年周家上交的那批文物。铁柱借了大队的拖拉机,带着全家进城参观。展览馆里,周明远像条小鱼似的在玻璃展柜间穿梭,趴在每个展品前看得入神,拉都拉不走。

回家时,文化馆送了本展览画册。谁也没想到,半年后县里小学的老师来家访时,周明远竟能用树枝在地上准确无误地画出展览中青铜尊上的饕餮纹。

这孩子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啊!戴着眼镜的年轻老师惊叹,我在师范读书时,教授说过这叫图像记忆,万中无一!

消息传到县文化馆,当年那位戴眼镜的干部——如今已是馆长老汪,专程骑着自行车来到周家。他带来一摞《文物》《考古》杂志,还有几本青铜器图录。

老周同志,你这孙子不得了!老汪摸着周明远的小脑袋,我干这行三十年,没见过对文物这么敏感的孩子。好好培养,将来能在考古界有大作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