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他都说各种各样的话 > 第405章 册封群臣,欢呼的百姓(第2页)

第405章 册封群臣,欢呼的百姓(第2页)

“卿率军破楚灭燕、荡平六国残余,更于祭天前夕坐镇函谷关,震慑诸侯旧部,保祭天之路无虞,今日封卿为‘定疆伯’,加授‘护国上将军’印,赏法器铠甲一副、上品良驹十匹,准卿在楚地故都立‘天定碑’,以记一统之功!”

王翦单膝跪地,拳捶胸口,声音虽不似青年将领洪亮,却满是铿锵:“臣定以余生守疆土,护大秦一统如祭台磐石永固!”

随后,嬴政对众臣的封赏皆与“天”“地”相连:御史大夫冯劫因监察祭天秩序有功,封“监礼侯”,掌全国礼法监察;廷尉姚贾平定诸侯残余、护祭天粮道,封“安途伯”,赐巡查天下之权;蒙武,李遥等将军皆是封为镇守一方的将军。

每道封赏令下,都有一缕细微的金色气运从祭台飘向受封者,众人皆感身上多了份天地加持的暖意。

文武百官封赏完毕,嬴政转身望向台下百姓代表,目光柔和了几分:“天地以万物养人,朕为天人之桥,当让万民享天地之福。

即日起,推行五桩惠民之举,皆于这祭天之地立誓,天地为证!”

“第一:凡大秦百姓,不分原六国族属,皆可凭户籍向官府申领‘祭田’,每丁授田百亩,其中十亩为‘天授田’,免缴赋税,所产粮食先供家足,再纳国库。”

嬴政话音刚落,渭水边的渔民张阿婆猛地站直身子,她家中有两子,此前因无田只能靠捕鱼为生,此刻泪水顺着皱纹滑落:“陛下是真把天地的恩惠给咱老百姓啊!”

嬴政继续道:“凡开垦荒地者,前五年全免赋税,官府更派农官携以前太子培育的良种,指导耕作,确保岁岁有收。”

“第二,命太医院遴选千名医者,携‘祭天草药’,即祭天前医家在终南山培育的百草,分赴各郡县设立‘天护医馆’。”嬴政指向祭台旁堆放的草药筐,筐上系着祭天用的红绸。“

凡老弱病残、军属烈属,可免费问诊取药;其余百姓诊疗,只收半价。

每年春秋两季,医馆需入乡巡诊,确保病痛不藏于乡野。”

东市老木匠王阿公听得激动,他孙子常年咳嗽,此前因无钱医治只能硬扛,此刻他攥着鲁班尺的手微微颤抖,恨不得立刻就去医馆寻药。

“第三:各郡县官学,皆以祭天太庙旁的‘明伦堂’为范本修建,入学孩童除学文字、律法,需先学‘天地人’三才之道。知晓天地护佑之恩,明晓君臣百姓之责。”

嬴政看向太子赵辰,赵辰会意,上前展示官学课本,封面上印着祭天台上的四灵纹样。

“课本由国师鬼谷子,荀子、北冥子亲自编撰,官府免费发放;凡学满三年且通晓三才之道者,可赴咸阳参加‘天选试’,中者入太学深造,未来可为天地守序、为百姓谋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岁的小虎子挤在百姓代表中,举着太子此前赏赐的铜兵符,大声喊道:“陛下,我要去官学!要学三才之道!”

嬴政闻言轻笑,颔首道:“好小子,天地自会护佑勤学之人。”

“第四,全国要道皆命名为‘天途’,官府征调工匠,以祭天台白玉为范本,修缮各地道路。

主干道宽三丈,可容三辆马车并行;乡野小道宽八尺,确保车马能通。”

嬴政指着渭水畔新修的渡口,“凡渡口、桥梁,皆刻‘天护’二字,官府派专人维护,过往百姓、商旅皆免缴通行费。”

此前因道路泥泞,只能靠肩扛手提贩卖渔获的张阿婆,此刻望着宽阔的渡口,仿佛已看到满载渔获的马车驶向远方。

“第五,设‘天地赈灾仓’于各郡,仓中粮食以祭天余粮为首,每年秋收后按百姓人口定量储备。”

嬴政抬手,身后内侍抬来一个刻着五谷纹样的粮仓模型,“若遇洪涝、旱灾,先开赈灾仓放粮,再调国库补给;凡受灾百姓,除领粮外,官府还需提供种子,助其灾后重建。

朕在此立誓,若有官员私吞赈灾粮,天地共诛!”

此言一出,台下百姓纷纷叩拜,高呼“陛下圣明”,声音与渭水涛声、祭台香火交织,宛若一曲天地人共鸣的赞歌。

大秦各郡县百姓也是如此,纷纷对着天幕中的嬴政跪拜,高呼圣明。

喜欢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请大家收藏:()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