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天刀手游s5丐帮和神威哪个好 > 第18章 土堡困城,火药破困局(第1页)

第18章 土堡困城,火药破困局(第1页)

雨停后的襄阳城透着一股湿漉漉的凉意,我站在执法堂的屋檐下,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心里却没半点轻松。刚解决完蒙古间谍策反曹友闻的事儿,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份来自庐州的急报就送了过来,字里行间的焦灼几乎要透纸而出。

“长老,庐州那边快顶不住了!”李锐手里攥着急报,额头上满是汗珠,“蒙古人用了一种新战术,在城外筑起了好多土堡,一步步往前推,现在已经逼近城墙了,守军根本冲不出去,粮草也快断了!”

我接过急报,快速浏览起来。庐州守将是主战派的张都统,之前跟丐帮也有过合作,为人勇猛但缺乏谋略。急报里说,蒙古人这次没像往常一样直接攻城,而是在距离庐州城墙三里外的地方,开始筑造土堡。这些土堡都是用夯土筑成的,高达三丈,跟小城墙似的,里面能驻扎士兵,还能架设投石机。蒙古人白天筑堡,晚上派兵守卫,宋军几次出城想破坏,都被土堡里的弓箭和投石机打了回来,伤亡惨重。

“这战术够阴的。”苏晴也凑了过来,看完急报后眉头紧锁,“蒙古人这是想把庐州活活困死啊!土堡一步步推进,慢慢压缩守军的活动空间,最后再发起总攻,到时候庐州就成了瓮中之鳖。”

我点了点头,心里很清楚这战术的可怕之处。蒙古人之前攻城,要么是靠人海战术硬冲,要么是用回回炮轰城,虽然凶猛,但也有破绽可寻。可这次的土堡战术,稳扎稳打,像一张慢慢收紧的网,让守军有力使不出。而且这些土堡相互呼应,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宋军想突围难如登天,外援也很难打进去。

“不行,庐州不能丢!”我沉声道,“庐州是江淮防线的重要节点,要是庐州失守,蒙古人就能顺着江淮一路南下,威胁建康,到时候整个南宋的防线都会动摇。”

“可我们该怎么破这土堡战术?”李锐急道,“那些土堡看着结实得很,投石机都打不坏,守军冲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我们派去支援的弟子也被挡在了外面。”

我低头沉思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青铜丐钵。钵身微凉,没有任何异动,看来“预警”技能暂时派不上用场。我脑子里飞速运转,回忆着现代战争史上类似的战术。蒙古人的土堡战术,有点像现代战争中的“堑壕战”,只不过把堑壕换成了土堡,核心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付这种战术,硬冲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从内部瓦解。

“有了!”我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主意,“用火药!我们可以改良火药,做成炸药包,直接炸掉那些土堡!”

“火药?”苏晴和李锐都愣住了。南宋虽然已经有了火药,主要用于制作烟花和少量火器,但威力不大,也没人想过用它来炸土堡。

“对,就是火药。”我肯定地说,“普通的火药威力不够,但我们可以想办法改良它,增加威力。那些土堡看着结实,其实都是夯土筑成的,只要在底部炸开一个缺口,整个土堡就会塌掉。”

李锐有些怀疑:“长老,这能行吗?火药那玩意儿威力有限,而且容易受潮,要是炸不开怎么办?”

“不试试怎么知道?”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时间紧迫,庐州那边已经等不起了。李锐,你立刻去丐帮的军工坊,让工匠们按照这个配方改良火药。”

我一边说,一边拿起纸笔,写下了改良火药的配方。现代的黑火药配方是硝石、硫磺、木炭,比例大概是75:10:15,而南宋的火药配方比例不合理,硝石含量太低,所以威力不足。我把正确的比例写下来,又备注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把原料磨得更细,混合均匀,还要用油纸包裹防潮。

“另外,让工匠们做一些结实的木盒,把改良后的火药装进去,做成炸药包,再配上引线。”我补充道,“引线要用棉线浸泡桐油,这样不容易熄灭,也能控制爆炸时间。”

“明白!我这就去!”李锐接过配方,立刻转身跑了出去。

苏晴看着我,眼神里满是好奇:“林越,你怎么懂这些?改良火药,制作炸药包,这些都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我笑了笑,随口找了个借口:“以前在古籍上看到过一些记载,没想到现在居然能用上。其实这也没什么复杂的,关键是找对原料的比例,再想办法保护好火药,不让它受潮。”

苏晴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等炸药包做好了,直接派弟子送到庐州去吗?”

“不行,光送炸药包不够。”我摇了摇头,“庐州守军不知道怎么用炸药包,而且蒙古人防守严密,想把炸药包送到土堡下面也不容易。我得亲自去一趟庐州,带着破蒙军的精锐弟子,指导他们怎么使用炸药包,还要制定详细的突袭计划。”

“我跟你一起去!”苏晴立刻说道,“我的剑法或许能帮上忙,而且多一个人,也多一份照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没有拒绝:“好,那你跟我一起去。我们带上二十名破蒙军的精锐,都是擅长潜行和近战的,再带上足够的炸药包和武器,连夜出发。”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我们一边等待军工坊制作炸药包,一边做着出发前的准备。我让人给破蒙军的弟子们配备了最好的武器和防具,还准备了一些乔装用的衣物和干粮。同时,我给曹友闻写了一封信,告知他我要去庐州支援,让他在襄阳这边继续留意蒙古人的动向,一旦有什么情况,及时通知我。

傍晚时分,李锐带着军工坊的工匠们赶了过来,手里抬着十几个木盒。每个木盒大概有半尺见方,用结实的硬木制成,外面裹着厚厚的油纸,看起来很沉。

“长老,炸药包做好了!”李锐擦了擦脸上的汗,兴奋地说,“按照你给的配方,工匠们反复试验了好几次,最后做出了这二十个炸药包,每个里面都装了五斤改良后的火药,威力绝对够大!我们还做了二十根引线,每根引线能燃烧一炷香的时间,足够我们撤退了。”

我点了点头,让工匠打开一个木盒,检查了一下里面的火药。改良后的火药颜色发黑,颗粒很细,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硫磺味。我拿起一根引线,试了试燃烧速度,确实很稳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