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了点头,让工匠打开一个木盒,检查了一下里面的火药。改良后的火药颜色发黑,颗粒很细,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硫磺味。我拿起一根引线,试了试燃烧速度,确实很稳定。
“很好!”我满意地说,“李锐,这里就交给你了,襄阳的反间谍工作和日常防务不能放松。我和苏姑娘带着弟子们出发后,你要随时跟我们保持联系,有任何情况,及时汇报。”
“放心吧长老,我会照顾好襄阳的!”李锐郑重地说道。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襄阳城。二十名破蒙军的弟子跟在我们身后,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他们都是我亲手训练出来的,经历过多次战斗,经验丰富,战斗力很强。
从襄阳到庐州,大概有三百多里路,我们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一路上,我们尽量避开大路,走一些偏僻的小路,避免遇到蒙古人的游骑。苏晴的骑术很好,跟我并驾齐驱,一路上还不时地留意着周围的动静,警惕性很高。
经过两天两夜的赶路,我们终于在第三天凌晨抵达了庐州城外。远远望去,庐州城笼罩在一片雾气之中,城墙高耸,但城头上的旗帜却显得有些萎靡不振,显然守军已经被蒙古人折腾得够呛。
在距离庐州城还有十里的地方,我们看到了蒙古人的土堡。那些土堡一字排开,像一个个巨大的馒头,矗立在平原上,绵延数里,把庐州城团团围住。每个土堡之间相距大约一里地,土堡上插着蒙古人的旗帜,还有士兵在来回巡逻,警惕性很高。
“好家伙,这么多土堡!”一名破蒙军弟子忍不住惊叹道,“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筑起来啊!”
“蒙古人肯定是早有准备,不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筑起这么多土堡。”我沉声道,“我们先找个地方隐蔽起来,观察一下蒙古人的防守情况,再想办法联系上庐州城里的守军。”
我们牵着马,钻进了附近的一片树林里。树林很茂密,正好可以隐蔽我们的行踪。我让弟子们原地休息,自己则和苏晴爬上了一棵大树,仔细观察着蒙古人的土堡。
每个土堡都高达三丈,底部直径大约有五丈,顶部是平的,上面架设着两架投石机和几架弩箭。土堡的四周挖了一道深沟,沟里灌满了水,显然是为了防止有人靠近。土堡的大门朝向庐州城的方向,门口有十几个蒙古士兵守卫,个个手持弯刀,眼神警惕。
“防守很严密啊。”苏晴轻声说道,“想靠近土堡都难,更别说把炸药包送到下面了。”
我点了点头,心里也有些犯愁。蒙古人的防守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料,土堡四周的深沟和密集的弓箭,让我们很难正面靠近。而且每个土堡之间相互呼应,一旦我们在一个土堡附近发起攻击,其他土堡的士兵很快就能支援过来。
“硬闯肯定不行,只能智取。”我思索着,“我们得想办法分散蒙古人的注意力,然后趁机潜入土堡下面,安放炸药包。”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我们低头一看,只见一队蒙古骑兵正朝着树林的方向走来,大概有二十多个人,像是在巡逻。
“机会来了。”我眼睛一亮,对苏晴说道,“我们可以乔装成蒙古士兵,混进他们的营地,然后再想办法靠近土堡。”
苏晴有些犹豫:“可是我们不懂蒙古话,万一被识破了怎么办?”
“没关系,蒙古骑兵大多是牧民出身,很多人也不懂汉话,我们只要装哑巴,或者尽量少说话,应该能蒙混过关。”我说道,“而且他们巡逻的时候,注意力都在周围的环境上,不一定会仔细盘问我们。”
说完,我立刻让弟子们换上事先准备好的蒙古服饰。这些服饰都是之前从俘虏的蒙古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虽然有些破旧,但还算完整。我们把头发散开,脸上抹了点灰,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蒙古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做好伪装后,我们牵着马,从树林里走了出来,朝着那队蒙古骑兵迎了上去。蒙古骑兵看到我们,果然有些警惕,领头的一个蒙古军官用蒙古话喊了几句,大概是在问我们是谁,来自哪里。
我假装听不懂,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又指了指前方的蒙古营地,做出一副急于归队的样子。那个蒙古军官皱了皱眉,上下打量了我们一番,见我们穿着蒙古服饰,又牵着马,不像是宋军的奸细,便挥了挥手,让我们过去了。
就这样,我们顺利地混进了蒙古人的营地。蒙古人的营地就在土堡后面,帐篷林立,到处都是蒙古士兵,有的在喝酒,有的在擦拭武器,还有的在喂马,看起来很混乱。
我们低着头,尽量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朝着最近的一个土堡走去。一路上,偶尔有蒙古士兵看我们,我们都只是低着头,加快脚步,没有跟他们对视。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那个土堡的附近。土堡下面的深沟宽约两丈,深约一丈,里面的水很浑浊。土堡的大门紧闭,门口的守卫看到我们,又用蒙古话喊了几句。
我依旧假装听不懂,指了指土堡,又做出一副要进去汇报情况的样子。守卫们相互看了看,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来头,一时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苏晴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上去,一刀刺进了一个守卫的喉咙。我和其他弟子也立刻动手,拔出腰间的武器,朝着守卫们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