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接旨。三天后就率军从渭水之滨出发。大军浩浩荡荡坐船,直接前往海州,以海州为根据点,入驻东瀛。在李靖大军出发之前,李二的圣旨向新罗百济高句丽发去圣旨,让他们不要干涉。一定干涉大唐的政事,就是试图对侵略大唐,事后大唐一定会追究,请不要自悟!三国几经商议,在李靖大军正式达到之前做出决定,不会阻止大唐大军进入东瀛境内,随大唐进入。李靖前往东瀛的前一天晚上,特意拜访了李恪,与李恪聊了很久。他的目的是想问问东瀛的地理位置。为此,李恪还特意画了一个大概给他。众所周知,李恪两次杀进杀出东瀛,对东瀛了解深厚。必定是有东瀛的地图之类的情况。就这样,李靖启程,并成功进入东瀛境内,开启收服计划。长安城当中。李恪正在快速发展科技大唐。单车出现了、三轮车出现了,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也在研究途中。最终的就是那条路,已经修建了很长,一切都如计划一样,向荆州城的方向而去。同样的,荆州城那边也在开始,向大唐的方向修建过来。途中,如果不影响太大问题的话,李恪会稍微改路的。让路接近一些县城或者一些村庄,尽可能和他们靠近。路能带动经济发展!李恪将这个原则彻底贯彻下去。这个经济发展不单止是长安城和荆州城的。还有长安城到荆州城的周边,也要形成一个发展。当然,这只是开始,李恪会尽可能地修建一条从长安城到洛阳城的路。但是因为现在没有经验,而且开销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还不能立即开启这样的计划。或者说等到他上位之后,调动全国之力开展道路会有可能吧。对此李恪也没有想太多,继续干他想干的事。日子一天天过去,李靖的好消息一天天传回来。这一日,皇宫中的李二突然咳血,孙思邈再次被召见进去。再次出来的时候,朝中大臣得知,李二的寿命就剩下半年不到了。得知这个消息的长安城好像是笼罩住阴云一样,所有人的心情都很难受。半年时间,眨眼就到了。次日。皇宫好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李二召集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朝中大臣。“陛下,您身体还好吗?”长孙无忌担忧道。他双眼微红,很是难过。昨晚听到李二咳血,他当即进宫。和他一同想法的有很多大臣,但都被拒绝了。病情期间,李二一直都是不想任何人过来打扰他。这次进宫,在场的大臣们都是紧张地看着李二的身体。“放心吧,朕还不会死。”“这几天朕一直想一个问题,朕在位期间,功绩如何?”李二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事。但是否有事,他比所有人都清楚。看似没有事,但是谨慎下半年性命,能没有事吗?特别是知道自己性命没有多长时间,这还能没有事吗?要是其他人,可能早就崩溃,早就做出一些平常都不会做的事。但李二还保持着理智,可想而知是具有多么强大的意志。“陛下在位期间,功绩自然是让人佩服的!”“平掉梁师都、灭掉东突厥、收服东瀛、震慑诸国称臣!”“就是秦王汉武在位,也不逊色于他们。”长孙无忌先是一愣,随即快速接话。他不知道李二这个话是什么意思,但这个时候使劲夸就是了。“臣附议!”“陛下的功绩,千古难见。”杜如晦深吸口气,沉声道。的确,陛下的政绩是摆在这里的,没有人能够否定。陛下虽然上位的时间尚短,但是做出的东西却让人无比佩服。让大唐彻底成为霸主级别,诸国都不敢轻易侵犯,都是大唐主动出兵的。同时,除了上位期间做出的战绩,在尚未上位期间,也是做出了众多的战绩。平定天下当中,有一大半功劳都是陛下的,也是在场大臣们一直效忠陛下的理由。“臣附议!”“陛下不仅是在位期间,还是上位之前,功绩都是可歌可泣的。”房遗爱也是沉声道。他们看得出李二是要让他们同意自己的功绩。尽管要用来干什么不知道,但是肯定是有事情要做的。故而同意是最好的,满足陛下即将离去前的愿望。“朕左想右想,感觉有个遗憾。”“朕的功绩既然摆在这里,那朕能否泰山封禅?”李二沉声道。他深吸口气,目光扫向在场的众人。泰山封禅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哪怕他是皇帝,也不能随意想要封禅。那是向上天表明自己功绩的时候,是向老天爷证明自己的时候,而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自己的功绩或许差那么一点点,但是应该也已经够了,故而想要试试能否泰山封禅。an五“这”大臣们顿时就愣住。wp陛下竟然是想泰山封禅。这不是他们几个大臣所能够决定的。这是朝中大臣们都要商议一下的重要大事。当然,这个国家名义上是皇帝的,若是皇帝想要封禅,那就可以。“怎么?”“是朕的功绩还不行吗?”李二眉头微皱,沉声道。“不,臣觉得陛下功绩可以封禅!”长孙无忌深吸口气,沉声道。或者是差一点,但是并不是不行。只要皇帝想,还有什么不可以的。杜如晦和房玄龄几人想了想,也站出来同意。很快,侯君集、杨恭仁、戴胄等人也纷纷同意。一时间,被李二叫进来的这些大臣都清一色同意,没有反对。李二大喜,哈哈大笑。让长孙无忌和杜如晦负责,收集下面人如何举办封禅大典的意见。当然,其实就是让两人去堵住那些想要反对的大臣们的意见。他相信,必定会有人反对的,对自己想要封禅表示不满。但是,大唐是自己的,自己想封禅,那就可以封禅。谁敢反对,那就试试看!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