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结束。杜如晦等人心事重重走出皇宫。皇帝的突然想要封禅,让他们感觉很难把握。参考其他朝廷的封禅,都是准备了好久才确定封禅的事情。而陛下仅剩下六个月的时间,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准备?除掉路上花费的时间,最多就剩下四个月的时间准备而已。时间太匆忙了,叫他们等人如何准备得了啊。“杜相,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办好?”长孙无忌沉声道。他一直都对杜如晦很不感冒的。明明自己才应该是大唐的第一功臣,但却一直都是杜如晦坐在仆射之位。但是长孙无忌明白,现在不是两人相争的时候,而是帮助皇帝陛下完成遗愿的时候。是的,遗愿。长孙无忌知道,封禅是皇帝陛下最终的遗愿了。“暂时还不清楚。”“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将反对的声音镇压下去。”“然后动员所有人的力量,以封禅之事摆在第一位,确定四个月时间准备好一切。”杜如晦沉声道。具体应该怎么做,他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大抵的方向就是如此,他还是能够清楚的。不过说得简单,做得难,这一切不是说说就能够做到的。他和长孙无忌体谅皇帝的不容易,不代表下面的臣子们也会同意。特别是有一些读书读傻的人,满口只有之乎者也,伦理道德之类的事情。唉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杜相,要不我们分工合作?”“你先负责说服那些反对的同僚们,我先开始准备负责封禅之事?”长孙无忌沉声道。一起做事,比一同做事比较好。能够节约时间,好让皇帝更加好封禅。“这样不太好。”“我们还是都一起吧。”“只要是同一时间进行,那就可以了。”杜如晦摇摇头,沉声道。他眼角瞄了一眼长孙无忌,心中有些叹息。都这个时候了,还有心和自己耍手段这些东西。但的确也是,自己已经彻底和长孙无忌站在对立面。他想着的是李承乾继承皇位,而自己想着的是李恪上位。两者之间已经是彻底站立了,他这个时候想要负责更加有用的东西自然是更好的。比如说,长孙无忌确定分配工作之后,他一定会让李承乾参与其中,好让李承乾好好表现。到时候陛下心情好了,说不定就确定了地位,确定了让李承乾继承皇位,避免一切意外的发生。其实,按照正常的流程发展,李二死去之后,继承皇位的还是李承乾。因为李承乾是太子,帝国储君,舍其还有谁?但因为李恪的权势太大了。陛下的态度又暧昧不已。才使得大伙们担心。不知道陛下最终会不会有想法让李恪继承皇位而已。而且,如果李恪没有继承皇位,李恪会不会因此而心生不满,从而造反?总之,因为李恪的权势问题,皇位落谁的手中有了争执。“那也好,就听从杜相的安排。”长孙无忌呵呵笑道。虽然心中不满,但是也只能这样。毕竟在名义上,他还是归杜如晦管的。杜如晦没有将他安排在负责压下反对意见就很不错了。“走吧,回去,我们召开个会议。”杜如晦点点头,沉声道。众人返回尚书令会议处。大唐自李二登基以来就没有尚书令了。故而这里虽然还叫尚书令会议,其实是左右仆射会议室。回到地方之后,杜如晦下令,让三省六部的官员都过来参加会议。召开了一个很盛大的会议,就陛下想要泰山封禅一事进行明确表明态度。问三省六部的人的意见。一开始,所有的人都震惊无比,被泰山封禅震惊到。因为泰山封禅除了皇帝的功绩足够,还非常消耗财力物力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皇帝陛下昨天才刚刚咳血,仅剩下六个月的时间,怎么够时间去准备啊?所以震惊过后,就是相当大的一部分臣工们开始反对,提出自己的各种意见。其中有时间、农耕、金钱、天时地利、皇帝功绩等等,都有人以此为借口提议。一个两个的,大概有四分之一的臣工反对,看得杜如晦等人都是头皮发麻。整整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会议直到进行到深夜,杜如晦等人才勉强说服一部分大臣。就此,依旧还是剩下十分之一的臣工没有同意,依旧还是保持反对的状态。看了看人数,杜如晦决定暂时不再继续劝,而是留着以后慢慢劝。十分之一的人而已,对大局没有非常大的影响,可以择日而观。但是杜如晦等人很明显是考虑了一个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的机构。还有一个御史台。作为御史台的长官魏征,这个时候竟然进宫了。在之前,他下相对来说都是很安分守己的,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喷人。在李二中毒期间,他几乎像是淡出了众人的视线当中,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死脾气。an五而这次,得知皇帝有意泰山封禅之后,他终于都还是没忍住,第一时间进宫。“陛下,罪臣反对陛下泰山封禅!”魏征见到李二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魏征!!!”“为何自称罪臣?”李二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没有立即动怒。但是看着魏征的眼神,却是非常不好的。“以为泰山封禅是陛下的遗愿,而作为臣子的却还来反对,是为罪臣。”魏征痛声道。他低着头,身子弯曲九十度。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面见姿势。“魏征,朕会杀人的。”李二深吸口气,冷声道。既然知道是自己的遗愿竟然还来反对。是觉得自己真的不想敢杀他吗?“臣知道。”“但臣还是来了。”“陛下,有罪,望陛下给臣机会称述反对的理由。”魏征沉声道。他言辞切切,泪眼落下。头依旧还是低着,身体颤抖着。“你说。”李二忍着怒火,给他一个机会。大神神化周的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